承认现实吧,家庭出身基本上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四 )
相比之下,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则很难成为家庭的核心。很多孩子无法获得有组织的活动的机会。原因很简单,家长必须尽可能将时间花在维持生计之上。这种情况下,家长“并不认为协作发展孩子的能力是教育好孩子的必要因素”,更少与孩子进行协商,而是进行命令式的教导。美国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相比中产及以上阶层家庭的同龄人,会获得更多的自主支配时间(以及玩耍时间),前者中的一些人会高效的发挥这些时间,并在日后的发展中成功实现“逆袭”(阶层跃升),但大多数人则没有这样的可能。
图3 逆袭是可能的吗?
书作者还通过两项特别强调的说明,阐释了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何受到家庭的不利影响:“(这类家庭的)孩子在各种组织机构的场合下与他人互动时,则表现出一种逐渐形成中的局促感”;“(这类家庭的)父母可能会与房东据理力争,但却会默默地接受任课教师作出的判断”,因为,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的父母在知识水平上处于相对劣势。这种情况下,如果公立学校的办学资源支持减少、办学质量下降,工人阶级家庭和贫困家庭因为缺乏衡量的知识水平,也无法据此向公共部门提出诉求。相比之下,中产以及以上阶层家庭的家长,却可能从孩子外语发音、考试测验错题的分布等信息中,灵敏的捕捉教学治理的变化。
- 重庆隐藏“现实版绿野仙踪”
- 衰老的6个“变形”,如果有2个以上,别不承认,你已经老了
- 央行前副行长吴晓灵:做好泡沫破灭准备 面对现实
- 互联网时代下的年轻人:游戏好友甚至比现实中还多
- 哥哥结婚,乡下弟弟去参加婚礼,真现实!
- 三十如狼,四十如猪,太现实!
- 哥哥结婚,乡下亲戚去参加婚礼,真现实!
- 现实版《画皮》!要复合,把心给我!义乌一女子将刀插进前男友胸
- 生物科技让科幻大片里主人公呼风唤雨,现实中呢?
- 三门峡小伙上街遇到个乞丐,对话太现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