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算了一下:城市化让农民工损失了50%劳动力生命(11)

第三、智慧城市建设要自下而上,由点到面的推进。智慧城市的内在逻辑决定了它很难先有一张施工总图,然后照图推进,智慧建设只能自下而上,各个领域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积少成多,也就是说我们要按照现实需求,区分轻重缓急,构建各个领域各条战线的智慧子系统,如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各领域各条线都可以分别地来推。先把智慧城市的四梁八柱架好,要避免大规模大方案,不做细工的现象。一套套说得云山雾罩,最后不见成效。

第四,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市场导向。智慧城市意味着高效率,而效率一定能够产生效益,这就能够吸引社会资本参加,比如物流领域,我们2017年全国社会物流总费用12万亿,占GDP15%左右,比世界平均水平高5个百分比,如果通过发展智慧物流,把物流成本降到世界平均水平,就会节约4万亿元,这里面如果有2.5万亿是给企业,供方和需方,由实体企业分享,剩下1.5万亿搞智慧物流、智慧产业、金融业等各种服务业分享,这种事情就会好得多。

再比如停车问题,目前全国缺少2亿个停车位,但是现有停车位全国又有8000万停车位空置率超过50%,如果通过智能停车厂空置率降到10%,每个车位每年收费2000元就会有六七百亿的收益。所以我讲这个话的意思,无利不起早,智慧城市建设一个领域看着效益,然后去建设,不能够烧钱,A轮B轮C轮统统烧钱,最后让股民投资者寒心,让社会各种资源配置出现浪费。这方面还是要重视,通过市场化导向,让企业来干,让有效益的系统发展起来,这样的话才会真正地使智慧城市建设避免仅靠政府力量强推,缺乏智慧烧钱低效,搞成政绩工程、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