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算了一下:城市化让农民工损失了50%劳动力生命( 十 )

第一,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万物互联。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相互作用,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手机等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的普及,全球70多亿人打破地域,实现人与人跨界互联,当前我们正步入物联网时代,5G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的迅猛发展,让物理世界、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可能,推动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深度融合,从而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逐步扩大到人与物、物与物的沟通,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智慧城市正是以智慧支撑的城市形态,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必须全面掌握并运用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新理念、新思维,更加主动地推动城市与智慧的融合。

第二、智慧城市建设可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从大逻辑来讲,智慧城市建设起码要经历四个步骤,首先让城市各种各样的物能够说话;其次是让物与物之间能够对话;再次是让物与人能够交流;最后让城市会思考。这决定了智慧城市建设有四个版本:1.0版是数字化,这是智慧城市的初级形态,目的是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可以通过数字表述出来,让物能够说明;2.0版是网络化,通过网络将数字化城市连接起来,实现数据交互,物和物之间能够对话;3.0版是职能化,在网络传输基础上实现智能反应与调控,与智能设备、智能交通、智能工厂等等,4.0版是智慧化,借助万物互联,使城市各部分功能在人类智慧的驱动下优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