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行业上半年总结与下半年趋势( 七 )
一是通过FOF的方式,例如投资者的意向投资期较短,而基金管理人意图投向的资产的项目周期较长,即存在期限不匹配的状况,此时通过滚动设立与投资者意向期限相匹配的母基金,而将资金沉淀下来,再通过子基金向目标资产或项目进行长周期的投资,从而完成这一业务,显然存在期限错配的状况,属于一类资金池业务。
二是募新还旧,例如当基金所投资的项目未能按预期获得收益,而按照合同或约定又需要向投资者分配收益时,基金管理人就通过向新的投资者发起募集的方式再获得资金,用于先行支付给前期投资者,这样就导致了投资者与资产损益之间并不能一一对应,也不利于单独建账核算。
还有一种操作方式是分离定价,即在投向同一个资产项目的基金中,将投资人按照投资额多少或者投资期限的长短进行分类,并同他们各自约定不同的收益,这就存在分离定价的嫌疑,按照资管新规中对资金池业务的描述,同样不符合监管规定。
因此,在资管新规发布后,对资金池业务明令禁止,同时结合穿透式管理的要求,此前银行理财等资金通过资管计划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时通常采取的滚动发行、期限错配、分离定价等操作均不再可行,故而私募基金所受影响不容小觑。
- 上半年项目预算支出进度同比升近10%
- 全市城乡建设系统加强行业线索摸排和监管 挤压黑恶势力滋生空间
- 警惕“烧钱大战”后的行业垄断
- 原纸价格暴涨 月饼水果、快递等行业均受影响
- 央行证监将统一监管评级行业 债市互通获实质进展
- 成都出台国内首个餐饮业明码标价行业规范
- 十堰出台房地产行业信用评定办法 一房多卖将上“黑榜”
- 北京出月嫂等级行业标准 金牌月嫂须有48个月经验
- 供应链金融成为行业巨头必争之地!
- 2018半年度报告解读 | 银行业拐点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