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点击上方“

冯裕敏趣理作文

”可免费订阅哦!

三省堂学校

以语文为主,我们专注

作文教学、阅读教学

,让孩子在快乐学习中,语文成绩及素养更好更快的得到提升!

           

 

暑假免费课

报名方式

 

 可以现场咨询各校区前台老师或者下方扫码报名

点击链接进入或扫码即可参与免费课程报名

http://uhlktr.fanqier.com/f/47wb1v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老带新可以免费在前台领取奖品,详情请咨询前台老师,最终解释权归三省堂所有。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台湾作家张文亮经典短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同时,我们与读者分享与这首小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文章《教育走得太快,请等一等落下的灵魂》,作者张克运,著名教育家,重庆第十一中学校长。愿与天下为人家长者共勉。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文 | 张文亮



上帝给我一个任务

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蜗牛已经尽力爬,

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

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

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

喘着气,往前爬……



真奇怪,

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上帝啊!为什么?”

天上一片安静。

“唉!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



好吧!松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还管什么?

让蜗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闷气。

咦?我闻到花香,

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

我感到微风,

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



慢着!

我听到鸟叫,我听到虫鸣。

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

咦?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

我忽然想起来了,莫非我错了?

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教育走得太快,请等一等落下的灵魂

文 | 张克运



01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

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个优秀的孩子,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还会画画,学习成绩还好。长大了,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每次考试前几名,考上重点高中,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几年以后读研究生,再读博士。



你看,父母亲也荣耀了,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亲戚朋友、同学、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



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父母亲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芮成钢不就是吗?



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当年我们追求分数、琴棋书画、那么多才干,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那我们就要思考了,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



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不是出在改革、不是出在技术层面,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我可以说这么一句话,

中国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02



人生就应该是一个“慢”的艺术,教育亦如此。

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她说:“老师,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瘦小,黄毛丫头,怎么办啊老师?”



我说:“你这孩子多少岁?”“10岁。”我说“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她学习成绩也不行,吃饭也不行,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怎么得了。”我说:“

你形象不错,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你不要着急,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养人要慢慢来,你着急她也不会长,拔苗敢拔吗?



2014年,高考结束以后,志愿都填报完了,录取通知书来了,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说:“叫师爷爷。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我说:“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孩子几年工夫,长得比你还高,比你还漂亮,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她说:“当时我真的着急,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



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教育就是“慢”的艺术。什么叫教育?教育就像养花一样,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子女就要这样养,要慢,不要着急。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你记得我这句话,黑格尔说“存在即价值”。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03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的指向。



现在的某些学校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都是这样的无聊、矫情的语言,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



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理)科状元,考上清华、北大”,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我刚才说了,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因为他有可能性,他有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我的结论是:



第一,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



第二,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



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喜欢弹钢琴,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他有无限可能性。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哪有这样的教育呢?



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名校选孩子读书,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选择名校的人就多,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选择人的教育叫“伪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04





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功利,回归到教育规律。



为什么我们总说要潜心育人?潜心是一种境界,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

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你看,为什么当作手段了?使劲培养,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获得名誉的手段,于是难免浮躁。



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学这样、学那样、考状元、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就是当成一种手段。

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



我说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看看我们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孩子11、12点基本上做不完,高三就更不说了。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孩子,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一种叫性激素,一种叫生长激素。有光照、有压力它不会分泌。



所以,孩子如果睡眠不好、压力大,他长得就不好,这就是规律。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因为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不管,使劲学,为了分数、为了技能、为了才干。



所以我对教育的信仰就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慢慢地、静静地、悄悄地做,不要浮躁、不要显摆。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才能,还是能力都很好,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这才是教育新常态。



05



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适当



教育怎么做呢?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哲学。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中庸、可能和适当”。



中庸,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总之不偏左不移右、不偏下不偏上,守中为上。

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 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也不要不够,就这么简单。



什么叫过头?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改得我们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



第二个,

“可能”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现在他所学的,甚至他的才能,他的分数,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

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



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

“适当”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要适合孩子。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你是博士,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06



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外界,更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



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孟子说的,包括蒙田说的,“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他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你看,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



简单的说,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不是为别人学的,不是为父母学的,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他是破坏社会的。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三省堂学校

       三省堂学校是一所专注从事语文培训的全国知名品牌学校,我们的办学理念是“百年教育,用心传承”。学校采用先进的“三省”管理模式,让教师、学生和家长在自省中不断前进,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提升。

      学校目前拥有三个校区、多个合作教学点。自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工作态度积极的优秀专职教师,同时还聘请了各学科众多知名教师前来任课。

      学校率先打造的“冯裕敏趣理作文”品牌,独创趣理作文,自成体系,内涵成熟,在培训界极富盛名。引起了全国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加盟合作单位不断增多,已在成都地区引起广泛关注。

      学校办校成绩显著,先后获得了“全国作文教学先进集体”、“《冰心少年文学》编辑部成都工作站”,“全国十佳写作示范基地”、“世界少年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优秀学校”等荣誉称号!





趣理作文

趣理作文发展史

*趣理作文,她经过创始人冯裕敏二十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与探索,蓬勃发展到了今天。

*1994年,作文教学的自主探索开始,

*1998年网上作文论坛“小雨沙沙”诞生;

*2008年作文品牌雏形“冯老牌作文”由学生命名;

*2014年9月正式把已经有影响力的作文命名为“冯裕敏趣理作文”,并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向公众分享作文教学理念、系统、方法及学生美文、学生作文点评等。

*二十年磨一剑,集国内众多作文名师作文系列及其有影响力的作文品牌的优势,再加上我们自己的独特探索,形成了学生真正喜欢的作文课堂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酝酿及其发展,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趣理作文团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趣理作文老师,帮助和成就了不计其数的学生,让他们的人生因趣理作文而不同凡响。



 

     冯裕敏

  

小学高级教师,三省堂学校创始人,小学团队首席教师。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三省教育的创始人和践行者,趣理作文系统的创立者和实践者,活力课堂的改革者和先行者,教育演讲专家,亲子教育专家,小学作文名师,蓉城“打题真神!”

冯老师作为作文教学名师,曾去国家领导人母校八一学校给全国创新名校名师及校长讲座;曾去北京

21

世纪学校给全国校长、老师和写作高手讲座;曾去成都大学给大学生讲座;三次去西昌给语文老师及家长家长;做过几百场家庭教育及教师讲座。冯老师曾和特级教师吉春亚、张祖庆及宋运来给全国语文老师献课;几次给成都市、西昌市、金堂等地给语文老师献课;给成都大学生献课。









语文学习者最贴心的学习成长平台

【家长必看】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请耐心读完这首诗!(有奇效



欢迎咨询三省堂学校 

【八宝校区】028-86151600 或 18008093683邱老师

      地址:

青羊区青龙街71号明远楼3楼

(三医院斜对面)

【东门校区】028-84479780 或 13330990889张老师

      地址:

成都市一环路东三段64号2楼

(九鼎药房楼上)

【金沙校区】18123399236 周老师

      地址:

双清北路双清巷13号名美大厦4楼

(战旗实验小学旁)

【红牌楼校区】15008462648 王老师

      地址:九兴大道14号凯乐国际一号楼



QQ交流群

  趣理作文一年级QQ学习群:137506450

  趣理作文二年级QQ学习群:186870896

  趣理作文三年级QQ学习群:244959690

  趣理作文四年级QQ学习群:150753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