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牌的“动物园”( 三 )


当今的时装设计从最早对自然的好奇,转移到了对自然元素的利用与剥削,从最早那种精细的、需要解读的创作形式,转移到了一目了然、适于传播的符号。时尚品牌对动画IP的采用,是对文化的再生产,对碎片的去语境化打乱重组,这再一次证明Virgil Abloh的出现是时代的必然。
与此同时,当主张稀缺的奢侈品牌接纳了迪士尼的包容性时,我们看到奢侈品作为一种以往被视为高级的文化,也没有例外地成为了大众消费品,大众时代的来临已是不争的事实。
娱乐、童真和趣味取代了严肃批判。当下的时装不再需要人们凝神研究的努力。
奥尔特加·加塞特在《大众的反叛》一书中写道,“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生活的安逸与舒适,但对于其原因一无所知,也没有这个兴趣。因为他们无法透过文明所带来的成果,洞悉其背后隐藏的发明创造与社会结构之奇迹,而这些奇迹需要努力和深谋远虑来维持。他们认为自己的角色只限于对文明成果不容分说的攫取,就好像这是他们的自然权利一样。”
StyleZeitgest杂志创始人Eugene Rabkin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纵观当代时尚史,关于时尚是否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争论一直在反复上演。但是现在是时候将这场辩论转移到过去20年形成的新现实中去,时尚不是艺术,而成为了娱乐。
作者援引在1944年出版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中,德国哲学家西奥多·阿多诺和马克斯·霍克海默的观点,他们将周围看到的世界描述为一个由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商品所驱动的世界,包括由所谓的文化产业所生产的文化产品。
这在时尚界中最鲜明的体现之一就是,如今的时装爱好者对Raf Simons和Rick Owens感兴趣,不是因为这些设计师创造了值得思考的美学世界,而是因为他们在自己喜欢的说唱歌手身上看到了他们的衣服。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时尚已经成为另一种文化商品。是的,时尚一直是一种商品,但不是单纯的商品。回到阿多诺和霍克海默的观点,普通的文化消费者由于日常生活的过度劳累和压力,并不会在艺术中寻找意义,而是去寻找娱乐,因为他们没有精力和兴趣去深入研究文化。艺术需要努力——关注、思考、教育。娱乐需要的只是你的钱。”
当然,在如此一个令很多人失望的世界中,我们还可以做出更具乐观意义的解读。
时尚界对于自然的狂热或许可以视为对过去数十年盛行的人文主义的转折。时装文化长达三十年的极简主义和解构主义,以及对于全球异域文化的组合、拼接与挪用,最终使人们进入了精神内核的空虚,无内容可供解读和解构,只剩下一地的符号。Virgil Abloh之徒捡起地上的符号,不试图探究任何意义。
《Vogue》意大利版主编Emanuele Farneti在一月刊编者言中解释道,动物特刊封面的初衷在于,告诉人们地球并不是围绕人类而存在的。
奢侈品牌的“动物园”】在这样的背景下,向原始自然回归不失为一种救赎,尤其在当下的疫情之中,社会心理需要的仅仅是自然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