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文章图片

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文章图片

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文章图片

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起初进入中国市场主要依靠合资渠道 , 售价高达18万元左右 。 虽其KX5价格定位略高于国产紧凑型SUV起步价 , 但凭借个性化外观设计和较为丰富配置迅速赢得部分消费者青睐 , 与本田CR-V、丰田RAV4等日系同级车型相比在品牌影响力和技术底蕴上稍逊一筹的情况;不过凭借精准市场定位和营销策略 , 上市初期表现不算差的起亚KX5 , 以较为动感设计语言、宽敞车内空间以及舒适性较强底盘调校 , 在年轻消费群体中迅速积累一定人气 , 尤其在南方地区获部分消费者对其外观设计认可甚至出现排队提车情况 。

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而决定采取国产化策略以降低成本的起亚 , 自2017年起使KX5售价逐步降至16万元区间并推出更低配车型覆盖更多价格段 , 虽此举让KX5在性价比上更具吸引力但也面临同级别车型更激烈竞争压力的状况;与此同时不断进化的本田CR-V和丰田RAV4等竞品 , 不仅在价格上保持竞争力还在产品力上持续升级如引入更多智能化配置、优化动力系统以及提升安全性表现 , 相比之下更新速度略显迟缓在某些关键领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的起亚KX5的情形 。

如今起亚KX5却因品牌影响力成最大短板 , 许多消费者表示同等价格区间内更倾向选择日系或德系品牌因其整体形象和用户口碑更为可靠的情况;具体来看价格区间为16万元至24万元左右的起亚KX5 , 与售价大多集中在17万元至25万元之间的本田CR-V和丰田RAV4在价格上有一定重叠 , 但在销量表现上CR-V和RAV4远超KX5充分说明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和偏好的现象 。

与日系和德系品牌相比品牌溢价能力明显较弱难满足部分消费者心理需求的起亚 , 即便KX5在设计或配置上有一定优势也难以突破无形瓶颈的状况;除品牌影响力问题外技术更新速度和产品力也逐渐成短板的起亚KX5 , 作为上市多年产品在某些领域已显过时如在智能化配置方面CR-V和RAV4车联网功能、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完善而起亚KX5略显逊色的情况 。
【4.3W的合资SUV,还配一台1.6T动力】
此外搭载1.6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匹配7速双离合变速器但在燃油经济性上无特别突出优势的起亚KX5动力系统面临一定压力 , 相比之下日系竞品混合动力版本在油耗表现和市场吸引力上更为出色的情形;更关键的是在核心技术研发上似乎缺乏足够投入 , 与丰田、本田相比全球范围内技术布局略显保守导致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逐渐减弱的起亚的状况;因此随着销量下滑 , 最终还是停产了 。

尽管在设计和驾驶体验上有一定亮点 , 但不足以成为核心竞争优势的起亚KX5 , 以动力为例1.6T发动机最大功率170马力、峰值扭矩265牛·米在同级别中 , 中规中矩 , 实际驾驶中低扭表现不算特别突出尤其起步阶段略显疲软高转速下动力储备较为充沛的情况;至于底盘调校表现可圈可点的起亚KX5 , 其悬挂系统在舒适性和支撑性间找到不错平衡点能应对城市道路颠簸也不会让驾驶者过于疲惫 , 但在竞品纷纷升级操控性能当下这种平庸表现难吸引更多消费者注意的情形 。

如今起亚KX5的命运可看作韩系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缩影 , 经历前几年高光时刻后韩系车逐渐被市场边缘化 , 背后既有消费偏好变化也有品牌自身调整速度缓慢原因的情况;对于起亚而言未来出路或许在于重新定位品牌形象并加快产品和技术更新速度 , 如在智能化、电动化趋势下考虑推出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新能源车型同时加大营销力度提升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和信任感的举措 。

而对于起亚KX5本身或许可成为中国市场中小众化存在 , 吸引对品牌溢价要求不高但追求个性和驾驶体验消费者 , 不过要想重新回到主流地位起亚还需更多努力的状况;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无人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曾经风光无限品牌也可能因市场变化而逐渐边缘化 , 起亚KX5的故事既是市场博弈历史也是中国消费者需求不断升级缩影 。 如今 , 二手车市场的保值率也很低 , 现在4.3万就能入手 , 你们觉得值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