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极氪收购领克这一决策背后有多重战略考量 , 旨在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应对未来的挑战 。 ”以上是吉利官方的一些说辞 ,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 领克销量更高 , 体量更大 , 不应该领克拿大头收购极氪吗?
我们不妨从整个吉利控股布局来看 , 极氪领克两家公司 , 其实大部分股权都属于吉利控股和沃尔沃合作的一个成果 , 在极氪领克没有合并之前 , 外界普遍认为他们是一家公司 , 而这次的合并 , 更多的是吉利内部的一次资源整合 , 以应对过度内卷的国内市场
整合利于减少内部竞争与资源浪费:极氪和领克在产品线、后端供应及定位上存在高度重叠 , 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 , 两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了研发、生产和客户服务等环节的重复投资 。 通过合并 , 可以避免内耗 , 集中资源于共同目标 。
提升效率与降低成本:据估计 , 整合后能够降低5-8%的成本 , 提高3-5%的产能利用率 , 并减少10%-20%的研发投入 。 联合采购和其他协同效应将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 , 使两个品牌能够在更少的资金下实现更大的产出 。
强化品牌形象与市场地位:合并后的极氪科技集团将拥有更强的品牌矩阵 , 有助于打造年产销百万级别的高端豪华新能源汽车集团 。 这不仅增强了品牌的整体形象 , 也提升了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
吉利控股在整合极氪领克两大品牌之后 , 动作也是非常的迅速 , 推出全新领克Z20纯电产品 , 车子采用SEA浩瀚纯电架构 , 还搭配250kW后驱油冷电机 , 零百加速只需5.3s ;补能方面4.5C闪充技术 , 充电15分钟即可实现电量10%-80% , 不仅不挑桩而且还实现了极速补能 。 技术方向与极氪共享 , 确实是节省了很多研发方面的重复投入
一个车企品牌能不能活下来 , 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自身的造血能力方面 , 对于融资 , 上市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 极氪领克合并解决了关联交易问题:由于吉利汽车在香港上市而极氪在美国上市 , 两者的关联交易需要严格遵守两地会计准则 。 此次整合大幅减少了这些复杂的交易 , 提高了财务透明度和合规性 。
优化股权结构方面:整合使得股权关系更加清晰 , 有利于资本市场对公司的理解和评价 , 同时也为未来可能的资本运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对于拓展国际市场 , 吉利可是老玩家 , 当年吉利蛇吞象般收购沃尔沃 , 收购奔驰股份 , 收购一系列全球跨国车企可谓是手到擒来 , 对于极氪和领克已经在欧洲建立了成熟的渠道和服务体系 。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利用现有资源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 特别是欧洲市场 , 争取更高的市场份额 。
回归主题 , 极氪收购领克是一次深思熟虑的战略调整 , 它不仅解决了短期内存在的问题 , 也为长期发展铺平了道路 , 体现了吉利控股集团对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深刻洞察力和前瞻性布局 , 那么您相信极氪领克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给李书福李总吗?
【李书福为何要让销量更少的极氪收购领克呢?这就是吉利的高明之处】极氪领克会否成为像沃尔沃汽车一样的跨国巨头?
- 预算20万,想要一台中大型SUV,还想操控和舒适两不误?
- 2025 电动车新规:违规驾驶代价大,速看要点!
- 月销32977万台,轩逸为何跑赢了比亚迪秦+
- 今晚车企友商又要彻夜难眠了 没办法木已成舟
- 本田最美SUV加入价格战!从13万多一路降至8万,还要啥丰田锋兰达?
- 养一台星越L一年需要多少钱?配2.0T用95号油,家用养车难吗?
- 076出阁图亮相!英国网友:076 的弹射器比整个皇家海军都要多
- 承认吧,国内汽车市场不需要二线豪华品牌,因为国人压根不懂车
- 油车不是靠发动机制热的,为何开了暖风,油耗高了一倍
- 二代海豚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