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银耳的诗句
关于银耳的诗句1.关于银耳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银耳的诗句有以下几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五》
及盗至,已阴云四布,迨晓,雨复霏霏 。十二日 邻舟客戴姓者,甚怜余,从身分里衣、单裤各一以畀余 。余周身无一物 , 摸髻中犹存银耳挖一事,余素不用髻簪,此行至吴门 , 念二十年前从闽前返钱塘江浒,腰缠已?。?得髻中簪一枝,夹其半酬饭,以其半觅舆 。
《明史·列传·卷一百九十六》
延儒曰:“事迫,不得不发 。但当求经久之策 。”帝颔之,降旨责群臣 。居数日 , 复召问 , 延儒曰:“饷莫如粟,山海粟不缺 , 缺银耳 。何故哗?哗必有隐情,安知非骄弁构煽以胁崇焕邪?”帝方疑边将要挟,闻延儒言,大说,由此属意延儒 。
《太平广记·卷七十三·道术三》
叟曰:“第依吾教 , 勿过忧苦 。”操即出山,宛见其驴尚在 。还乘之而驰,足力甚壮 。货之 , 果得五千 。因探怀中二叟所示之书,惟买水银耳 。操即为交易,薄晚而归,终暝遂及二叟之舍 。二叟即以杂药烧炼 , 俄而化为黄金 。因以此术示之于操 。
《聊斋志异·卷十一·石清虚》
子知之,莫可追诘 。越二三日,同仆在道 , 忽见两人奔踬汗流 , 望空投拜,曰:“邢先生,勿相逼!我二人将石去,不过卖四两银耳 。”遂絷送到官,一讯即伏 。问石,则鬻宫氏 。取石至,官爱玩欲得之,命寄诸库 。吏举石,石忽堕地,碎为数十余片 。
《老残游记·第二回》
弹罢 , 就歇了手,旁边有人送上茶来 。停了数分钟时,帘子里面出来一个姑娘,约有十六七岁 , 长长鸭蛋脸儿,梳了一个抓髻,戴了一副银耳环,穿了一件蓝布外褂儿,一条蓝布裤子,都是黑布镶滚的 。虽是粗布衣裳,到十分洁净 。来到半桌后面右手椅子上坐下 。
2.关于银耳的诗句
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 , 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
性平,味甘、淡、无毒 。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 。
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十几个省份 。目前国内人工栽培使用的树木为椴木、栓皮栎、麻栎、青刚栎、米槠等一百多种 。
银耳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 , 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 。历代皇家贵族都将银耳看做是“延年益寿之品”、“长生不老良药” 。
银耳性平无毒 , 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又有益气清肠的作用,还可以滋阴润肺 。另外,银耳还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以及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
3.描写“银耳”的古诗词有哪些
《瑶花·银耳》 (清末近现代初·赵熙) 苔枝断节 。
芳意丛丛,倩瑶姬分别 。苍花千朵亲摘处,认取玉肌笼雪 。
浓浇米泔,化秋气、露盘清洁 。生不逢四皓商山,负了采芝人杰 。
木鸡还玷佳名,想一种仙香,传自仙阙 。冰瓯浸水花乳放,一一冰蚕成蝶 。
素娥咽否,好风味、银河边说 。误镜中粉捻针窠,戏弄小珰明月 。
释义:苔枝断节 。芳意丛生,请瑶姬分别 。
苍花千朵亲手摘处,认取肌肤笼雪 。浓浇淘米,化秋气、承露盘清洁 。
生不逢四皓商山,辜负了采芝人杰 。木鸡还玷污好名声,想象一种仙香,传自仙阙 。
冰碗浸水花乳放,一个冰蚕成蝶 。素娥哭泣吗?好风味、银河边说 。
误镜子中粉捏针案,戏弄小蹭明月 。扩展资料 银耳 银耳是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真菌的子实体,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 。
银耳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 , 半透明,富有弹性 。银耳作为我国传统的食用菌,历来都是深受广大人民所喜爱的食物 。
通常作为烹调各类菜肴的主要配料,其中所含有的活性成分-银耳多糖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明清之际 , 天然品相好的银耳一直是皇帝和达官显贵养生益寿的佳品,如清代女官德龄所著《御香飘渺录》中所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
银耳为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 , 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 。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 。
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 。[3] 在子实体上下两面,均覆盖子实层,由无数担子组成 。
担子近球形,纵分隔,大小介于10*9(微米)-13*10(微米)之间 。担子上生微细孢子,无色,光滑,近球形,大小介于6*4(微米)-8.5*7(微米)之间 。
银耳菌丝体由担孢子萌发生成,是多细胞,呈灰白色,极细,起着吸收和运送养分的作用 。菌丝体在条件适宜时 , 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人们食用部分,由薄而多皱褶的瓣片组成 。
白色、表面光滑、有弹性、半透明 。干后微黄呈硬角质 , 体积剧烈收缩变小、脆硬,为湿重的1/3~1/8,遇水浸泡又可恢复原状 。
成熟的子实体的瓣片表面有一层白色粉末 , 为银耳孢子,若银耳孢子成熟,会自动弹射出来,由此可借助风力传播,再生长新的下一代,由此周而复始 。银耳属中温性真菌,银耳培养过程离不开伴生菌丝香灰菌,其混合的菌丝体不耐高温,但是可耐低温 。
菌丝萌发期:菌丝在15~30℃之间都可以生长,但温度不能超过30℃,控制在23~25℃最合适 。因为当温度髙于30℃时,香灰菌菌丝会处在一个不正常的状态,生长过快,当温度低于20℃时,香灰菌菌丝生长又太过缓慢了 。
菌丝生长期:由于菌丝萌发阶段,袋内温度有所升高,此时应该适当调整温度,将室内温度降低2~3℃ 。当环境温度高于28℃时,接种穴口会吐黑水珠,造成烂蒂;低于18℃时,穴口会吐白色晶状黏液 , 也会导致耳基霉烂 。
【关于银耳莲子的诗句】
银耳抗寒力很强 , 孢子在0℃条件下2h,不会失去萌发能力 。银耳孢子在相对湿度 70%~80%的条件下可萌发成菌丝,菌丝不断生长、分化产生子实体 。
子实体在相对湿度80%~90%的条件下迅速发育,若相对湿度超90%,则不易萌发成菌丝,而以芽殖形式出现,而且萌发成菌丝生长柔弱纤细稀疏,子实体分化不良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1356664或胶化成团成堆 。强烈的直射光不利银耳菌丝的萌发及子实体的分化,散射光能促进孢子萌发和子实体分化 。
提供适当的散射光,银耳既白品质也优 。银耳是一种好气性真菌,菌丝萌发对氧气需要随菌丝量增加而增加 。
子实体分化,耳大氧多,耳小氧少,氧气充足 , 子实体分化迅速 。若在缺氧状况下,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分化迟缓 。
银耳是弱酸性真菌,培养时的pH值应在5.2~5.8之间,过酸或者过碱对银耳都会有一定的影响 。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亚热带,也分布于寒带、温带和热带 。
在国内统计中 , 野生银耳主要分布于四川、云南、福建、贵州、安徽、湖南、广西、台湾等省市的山林地区 。其中以福建“古田银耳”最为著名 。
野生银耳数量稀少,在古代属于名贵补品 。银耳栽培起源于四川通江,据记载,通江银耳至少在清同治四年(1865 年)已有大规模人工栽培 。
古田县是全国袋栽银耳的发源地和主产区,是“古田银耳”原产地区,是国内最大的银耳商品化生产基地 。百度百科-银耳 。
4.关于银耳的诗歌
诗歌银耳花
1、
昨晚,我梦到
大朵大朵的银耳
在水中盛开
它们把眉梢上细碎的花钿
别到衣襟和袖口
我想,它们一定是不想再呆在水中
那些湮没了的花边
多想邂逅明媚而悠长的秋光
2、
风大一分
小脸就透白一分
倦意就加深一分
在这水中沉睡是件多惬意的事情
可是它们还想离开
像干花那样,把自己摆成各种姿态
再随着越来越凉的风
一小片,一小片
碎去,碎到所有的人都看不见
3、
在水里呆久了,花芯容易感冒
是的 , 先是花芯
再是花瓣 , 一片一片
被传染
水一会儿就热了,继而沸腾
但它们还没有咳嗽
过一会儿,雪梨和冰糖就要过来
开舞会
它们得忍着 , 一直忍到裙袂飞起来
——这样子,谁都不会咳嗽啦
4、
它们总要交头接耳
可没有人能忍受别人近在咫尺的
窃窃私语
哪怕它们是菌类的花朵
5.形容百合莲子银耳羹的唯美句子
1、人生如茶,静心以对 。对错无辜,缘由前生 。认得清,放下是聪明 。看不透,一场梦无痕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
2、一袭青衣 , 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 , 诉说绝世风雅 。
3、此生若能得幸福安稳,谁又愿颠沛流离?
4、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 , 寂寞沙洲冷
5、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缘、恐结他生里 。
6、如有来生,我愿为树,一叶之灵,窥尽全秋 。
7、一湖秋月碎离愁 , 风也迷离,雨也迷离 。
8、我为你入了魔,就罚你倾这一世来渡我 。
9、若教眼底无离恨 , 不信人间有白头 。
10、岁月静好,夜色温柔 。你还没来 , 我怎敢老去?
11、有节骨乃坚,无心品自端 。几经狂风骤雨,宁折不易弯 。依旧四季翠绿,不与群芳争艳 。
1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
13、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 。非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 。
14、一日兼他两日狂 , 已过三万六千场 。他年新识如相问,只当飘流在异乡 。
15、在世如莲,净心素雅 , 不污不垢,淡看浮华 。
16、彼岸花开,花开彼岸 , 花开无叶,叶生无花,花叶生生相惜,永世不见 。
17、落花不解伊人苦,谁又怜惜伊人情 。空伤悲,独愁怅,怎解此心凄凉 。风吹,心冷,思念长;凝眸,望川,人断肠 。同是断肠人,不知心伤几许 。
18、借一丝秋风清逸,披一件淡雅素衣,饮一杯雨前清茶,漫步于梨花树下 , 任白花纷落,温文尔雅,净玉无瑕 。
19、本欲起身离红尘,奈何影子落人间 。
20、人的一生能有几次错过,蓦然回首,不禁潸然泪下,再遇之时,已不见年少轻狂,悠悠流年,韶华白首,转瞬即逝 , 再念起 , 你我只是那尘封与记忆里的往事 。
6.赞美银耳古诗词
银耳又称作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属于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 , 是门担子菌门真菌银耳的子实体,有“菌中之冠”的美称.银耳子实体纯白至乳白色,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既有补脾开胃的功效 , 又有益气清肠、滋阴润肺的作用.既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又可增强肿瘤患者对放、化疗的耐受力.银耳富有天然植物性胶质,外加其具有滋阴的作用,是可以长期服用的良好润肤食品.银耳发源于四川通江 , 清宫侍女德龄著《御香飘渺,御膳房》论通江银耳说:“银耳那样的东西,它的市价贵极了 , 往往一小匣子银耳就要花一、二十两银子才能买到 。
- 关于女子品茶的古诗
- 关于寒露的古诗大全
- 找关于爱国的古诗词100首
- 关于杜甫写高山的诗句
- 美好的事情无人分享的诗句
- 赞美农村变化的诗句
- 描写山间日出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山上日出的诗句
- 关于明星高强度工作你们怎么看?
- 关于春夏秋冬安全教育的周记
- 关于梅花的古诗2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