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康外挂式温湿度监控系统采用高精温湿度探头,测量精度高、范围广、稳定性强 ; Wi-Fi组网,配置简单,支持按键和软件双向配置; 操作简单, 单温探头及温湿度探头两种选择.
档案馆温湿度一般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档案的保管国家有明确规定,并且要符合一定的储存条件,有利于档案的长久保存 。如国家档案局关于档案库房温湿度要求:温度14~24℃,夏季不大于24℃;相对湿度45%~60%,夏季不大于60% 。在规定范围内,温、湿度每昼夜波动幅度要求温度±2℃,相对湿度±5% 。
档案馆的适宜温湿度标准是:温度:14℃-24℃,相对湿度维持在45%-60%.温湿度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档案温湿度数据,通过历史数据分析档案馆内温湿度变化趋势,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空调,除湿机,加湿机,消毒灭菌机自动运行 。保证档案馆内温湿度,防止高温高湿造成的书虫滋生或低温低湿引起的纸张脆性增 。从而延长了档案的寿命 。
档案安全保护的方法有哪些?档案安全保护的方法有哪些
档案保护技术是研究制成材料的损坏规律及科学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
科学保护档案的技术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防的技术,二是治的技术 。
防的技术是防止或减缓各种外界不利因素对档案制成材料的破坏作用,主要是改善档案保护条件 。一是加强库房日常管理工作;二是通过库房建筑为改善档案保护条件创造物质前提 。
治的技术是对已经损坏或受到不利因素影响的档案进行处理,修复已遭损坏的档案,尽力恢复其历史原貌,增强其抵抗外界不利因素的能力 。修复技术的基本内容有:去污、去酸、加固、修裱及字迹恢复等 。
档案保护技术工作是档案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它直接关系到档案的命运,保护工作没做好,档案遭到损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档案作为历史记录,有着参考和凭证作用,具有重要价值 。因此,大量档案要长期保存,一部分档案要永久保存 。但反映和记录档案内容的物质材料的寿命是有限的,这二者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做好档案保护工作都能加以解决 。
在档案保护工作中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想 。档案保护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技术,因此,应根据档案的特点,吸取其他领域的科技成果,不断提高保护技术的水平,更好地延长档案的寿命 。
一、档案字迹耐久性
字迹是记录及反映档案内容的重要物质材料,其耐久性关系到档案的寿命 。
档案字迹材料按其耐久程度大致可分三类:
1、耐久字迹材料:墨和墨汁、黑色油墨 。
2、比较耐久的字迹材料:蓝色和红色油墨;蓝黑墨水和碳素墨水、印泥 。
3、不耐久的字迹材料:纯蓝墨水和红墨水;复写纸;圆珠笔和铅笔 。
为了延长档案寿命,在形成档案中,应使用最耐久或耐久的字迹材料,不要使用不耐久的字迹材料 。
二、档案库房温湿度的控制与调节
档案的寿命与档案库房的温湿度密切相关 。不适宜的温湿度不仅可单独地作用于档案,而且可加速其他因素对档案的破坏 。为了使档案库房的温湿度等符合档案的要求,需采取一定的措施,即对档案库房的温湿度进行控制与调节 。
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标准:
国家档案局于1987年正式颁发了《档案库房技术管理暂行规定》,对我国各类档案库房的温湿度提出了明确的规定,标准为温度14-24℃,相对湿度45-60%之间 。控制与调节档案库房温湿度的主要措施:
密闭、通风和采用空气调节设备 。
1、通风的目的:根据空气流动的规律,有计划地使库内外的空气交换,从而达到调节库 内温湿度的目的 。
2、通风的原则:
①库外的温度与相对湿度都低于库内时,可以通风;反之则不能通风 。
②库外的温度低于库内,而库内外相对湿度相同时,可以通风;反之,则不能通风 。
③库外的相对湿度小于库内,而库内外温度相同时,可以通风;反之,则不能通风 。
④库外温度低于库内,而库外相对湿度大于库内或库外温度高于库内,而库外相对湿度小于库内 。此时需利用公式进行计算,将库内外的绝对湿度进行比较,若库外绝对湿度小于库内,则可以通风;反之,则不能通风 。
3、 通风注意事项:
①通风时,应对库内外温湿度进行监测,注意其变化的情况,随时采取相应措施 。
②通风时应防止库内结露 。
③通风时应注意防尘和防有害气体进入库内 。
- 胶装裁切机如何调刀片大小
- 四招挑选进口红酒「如何挑选进口红酒」
- 水性漆家具如何鉴别
- 水性漆如何干燥
- 教你如何看毛巾品质
- 如何种植荷兰菊
- 毛巾的质量标准如何评定
- 如何预防防辐射服变黑
- 被老鼠咬伤如何处理
- 如何洗毛毯,毛毯怎么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