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首先 , 李治并不平庸 , 甚至可说是睿智:自己才干不足、或者身体不行、或者有其他缺陷的时候 , 就让才干突出的能人去治理国家 , 这是很高明的政治家——他力排众议立武则天为皇后 , 还对她大加信任 , 何尝不是看中了武则天的理政能力?这样的眼光和胸襟 , 仅此一点 , 就可以免于“平庸”之诮 。 没本事却处处插手、事事“微操” , 那才是庸人呢 。
【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文章图片
只不过 , 跟聪明外露的嫡长兄李承乾、才华横溢的嫡次兄李泰、相传有着双重皇家血缘的三兄李恪相比 , 年幼时的李治 , 显得不那么突出罢了 。
不突出 , 并不等于不优秀 。 要知道李治生于公元628年 , 到643年被册为皇太子 , 还只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 “小时了了 , 大未必佳” , 十五岁的少年就光彩夺目咄咄逼人 , 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事 。
李承乾生于618年 , 李恪生于619年 , 李泰生于620年 , 比李治大了八到十岁不等 。 在他们年少轻狂、像孔雀开屏般展示炫耀自己、谋夺太子之位的时候 , 李治还只是一个小屁孩 。
【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文章图片
可是呢 , 李治不傻 , 即使少年时期还做不到后来的睿智与高明 , 也绝不是刘禅那样的二货 。 李世民显然是看在眼里的 。
还有一点 , 也非常重要: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的嫡子 。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夫妻感情可以不考虑 , 但长孙氏所代表的功臣集团 , 一定是朝堂之上的重要力量 。 如果摒弃了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 , 却立那些庶子们为太子 , 会让功臣集团寒心 , 进而可能引起分裂 。
【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
文章图片
所以 , 只要不是太差 , 李世民肯定要从嫡子中选择储君 。
【爱历史】李世民选太子,选来选去,为何选择了最平庸的李治?】太子李承乾谋反 , 魏王李泰涉嫌谋嫡 , 他们出局之后 , 就只剩了李治这一个儿子了 。
李世民对李治并不是十分满意 , 曾嫌他懦弱 。 可是做到太平天子 , 有聪明睿智就可以了 , 懦弱一点也并不是什么大毛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