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丰田研发出逆天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的构想是十分新颖的。人们一直在努力创作一些看起来只有在科幻小说里存在的机器人。最近,该领域的一位老牌竞争对手丰田汽车带着他们制作的新模型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里,并发布。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_media_content " id="js_content">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1、丰田研发出逆天仿生机器人

 

仿生机器人的构想是十分新颖的。人们一直在努力创作一些看起来只有在科幻小说里存在的机器人。最近,该领域的一位老牌竞争对手丰田汽车带着他们制作的新模型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里,并发布了自己公司取名为“T-HR3”的产品。和仿生机器人一样,它看起来非常灵巧,而且有很好的抓握力,它能够做出与人类十分相似的动作。这种仿生机器人主要通过遥控来控制,该遥控系统可以让使用者在一个算法框架上施加不同程度的压力来控制机器人的四肢。而VR头戴设备使它显得更为立体,用户可以远程操控机器人的身体运转。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2、科学家打造世界上最小"录音机",帮你检查肠道健康

 

科学家们已经把一群微生物转变成了他们口中的“世界上最小的磁带录音机”。研究人员通过对一种实验室常用的大肠杆菌品种进行基因修补,能够欺骗它们不仅记录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并且也会记录这些事件的时间标记。《科学杂志》的一篇新研究论文中详细描述了这种微型“录音机”,它们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一种全新的技术,借助菌细胞诊断疾病或者监测环境变化,而且不会给周围环境带来破坏。

 

3、这项中国独有技术 不用转基因就让稻田杂草不生

 

《科技日报》近日报道,“洁田稻”是深圳市作物分子设计育种研究院院长、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和中组部“千人计划”唐晓艳博士领衔的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落地深圳后取得的第一项原创性技术成果。他们针对水稻直播栽培中杂草难以防控的难题,通过化学诱变筛选方法,成功研制了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等多种作物的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材料,并针对国内耕地的高复种指数开发了专门的“洁田耕作”模式,避免了杂草对水稻的危害,打破了跨国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

 

4、量子计算机研发突破:德美科学家开发出稳定量子门

 

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及马里兰大学的物理学家合作,开发出了一种基于硅双量子位系统的稳定的量子门。量子门作为量子计算机的基本元素,能够执行量子计算机所有必要的基本操作。这项研究成果被称为通向量子计算机的里程碑,已于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在线版。

 

5、研究人员使用现成的系统生物3D打印用于组织生长的微纤维支架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一种使用商业桌面3D打印技术生物3D打印人造生物组织“结构框架”的方法。该过程包括增强细胞,注入水凝胶材料与支持3D打印光纤网络。研究人员说,纤维印刷在可植入的水凝胶中可以起到结构化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水泥中的钢筋增强的方法一样。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6、中国科学家首次破译细胞“返老还童”二维码

 

生命科学中是否存在类似支付二维码一样的二进制规律密码?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课题组通过研究干细胞诱导过程,发现细胞在发生“返老还童”时,染色质的“开—关”状态恰似二维码一样记录了这个过程的大量信息。通过破译这些“二维码”的内在含义,他们阐述了干细胞诱导过程的变化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细胞·干细胞》上。

 

7、首个模拟发电细胞的柔性超级电源问世

 

英国《自然》杂志近日发布了一项工程学最新进展:欧洲科学家报告了首个模拟发电细胞的“电器官”。这是一种利用生物相容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超级电源,灵感源于电鳗,符合软体机器人的需求,并将在移植物、可穿戴设备上发挥巨大潜力。

 

8、开普勒望远镜也用上了谷歌AI技术 近日将公布成果

 

近日,据美国宇航局称,肩负搜寻外星星球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已经借助谷歌的机器学习技术获得了新发现。美国宇航局宣传:“这一发现是研究人员借助谷歌的机器学习技术完成的。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具备的一种能力,而且被证实是分析开普勒数据的一种全新方式。”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9、三星获得“智能衣”专利 可为电子设备充电

 

据报道,韩国三星电子公司获得了一项“智能衣”专利,可用其为电子设备充电。据报道,这项发明的本质在于,衣服可将手臂运动产生的能量收集到一个特别的电池中。为此,衣服中将安装必要的传感器和处理器,收集人体活动数据。目前尚不知电池的具体容量,但专利申请书中指出,电池容量并不大。

 

10、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有望延长2倍 战胜燃油车或有戏

 

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最新论文称,使用锂金属制成的负极电极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储存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这篇发表在《焦耳》(Joule)杂志上的论文详细介绍了科学家们如何在电解质液体中加入由磷和硫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研究人员称,这种化合物与电池中的锂金属电极发生反应,并以极薄的保护层自发地覆盖它。这种保护允许在电池内使用锂金属电极,这既增加了存储容量,又不会引发风险。这种改善可能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延长2倍。

来源:网络,由阿基米德先进技术网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声明:阿基米德先进技术网除发布原创文章以外,亦致力于优秀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其版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若文章或相关图片涉及侵权,敬请联系我们,以便删除。

你可能还想看

  • 好项目:用于分析人类运动以及支持eHealth的无线传感器系统

  • 好项目:多城市旅游规划预约平台

  • 好项目:一项可以提高认知能力的可穿戴技术

  • 好项目:一种便携手机投影演示设备

  • 阿基米德?第50周项目汇总

  • 好项目:一种变革性的新型手术钻孔技术

  • 以上项目免费对接

    info@arkmid.com

    或在下方 写留言 提交需求与联系方式

    或加“阿基米德先进技术网”公众号联络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本周全球科技领域10大要闻!(第51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999+个欧美先进技术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