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人强迫症?人类对蛇或蜘蛛的恐惧是与生俱来?
?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撰文 | 刘天霖、郝春晖
责编 | 叶水送
● ● ●
No.1 中草药的黑暗面:马兜铃酸可致肝癌
马兜铃酸是一种在中成药中常见的成分。尽管很多国家禁止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大量含有它的草药依然可以通过互联网买到。最近,来自新加坡和台湾地区的科研人员在国际著名转化医学杂志《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论文,称草药中的马兜铃酸很可能是导致很多亚洲人患肝癌的原因。这项研究针对台湾地区肝癌患者的基因测序结果显示,78%的肝癌患者是由于马兜铃酸所致癌。对大陆地区的研究数据也显示,48%的患者肝癌可能归因于马兜铃酸。总体来看,研究结果显示,在亚洲的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台湾地区,含有马兜铃酸的草药助长了多种癌症的患病风险。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10/migrating-researchers-are-cited-most-study-finds
No.2 清华学者解析首个完整藻胆体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的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获取更多的光能,生物体发展出了多种捕光蛋白系统。其中存在于蓝藻和红藻中的藻胆体是迄今已知的最大的捕光蛋白复合物,这个巨大的超分子复合体的组装机制和光能在其中的传递机制一直是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问题。2017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隋森芳教授研究组在《自然》杂志上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题为《海洋红藻藻胆体的结构》的研究论文,首次报道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藻胆体的近原子分辨率的冷冻电镜三维结构,为揭示藻胆体的组装机制和光能传递途径奠定了重要基础。
内容及图片链接:http://life.tsinghua.edu.cn/home/news/4177.html
No.3 为何我们对蛇或蜘蛛的恐惧与生俱来?
在发达国家很少有人接触过有毒的蜘蛛或蛇,但依然有一部分人对这两种生物有强烈的恐惧。科学家认为这种恐惧源于人们小时候所接触的外界环境,而另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恐惧与生俱来。最近,德国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和乌普萨拉大学的研究者开展了一项严格的实验用以观察婴儿在看到蛇或蜘蛛的时候是否会产生应激反应。这些婴儿仅仅6个月大且从未接触过蛇或蜘蛛。实验结果显示,当这些婴儿看到蛇或蜘蛛的图片时,他们的瞳孔会显著地扩大,大脑去甲肾上腺素系统处于激活状态,对危险做出了应激反应。由此,研究者们认为人类对蛇或蜘蛛的恐惧是一种进化而来的自我保护机制。科学家解释称,对蛇或蜘蛛的恐惧源于人类祖先4000万至6000万年前遭遇蛇或蜘蛛的威胁,而其他哺乳动物以及诸如刀子等物体,相比于蛇或蜘蛛,与人类接触的时间太短了。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9110953.htm
No.4 消防员更易暴露于致癌物
消防员的工作异常凶险,他们不仅随时面临被烈火吞噬的危险,还要面对其他健康风险。2013年,一项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开展的基于30000名消防员的研究表明,消防员罹患多种癌症的比率远高于人群平均水平。燃烧的木材、塑料、电子设备等会释放有毒物质,如多环芳烃(PAHs),而这些物质会导致DNA突变并诱发癌症。研究者收集了24位消防员在2015-2016年间的尿液和皮肤样本并进行分析,发现灭火后消防员尿液样本中的PAH代谢物是灭火前的2.9-5.3倍,这意味着突变风险平均上升了4.3倍。他们在皮肤样本上也发现了类似的趋势。该研究发表于AC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研究者称,为了降低火场致癌物对消防员健康的威胁,消防员应该在灭火任务结束后立即进行表皮清理。消防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我们要重视他们的安全与健康。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0/171018090219.htm
No.5 7000万年前,三只窃蛋龙为何抱团取暖?
最近,《自然》新闻报道了一块7000万年前形成的恐龙化石。在这块于蒙古国发现的恐龙化石中,人们发现三只幼年恐龙抱在一起,这是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唯一一个恐龙群栖的例子。根据他们的体态,研究者认为它们互相触碰,像是在沉睡,也像是在抱团取暖。据加拿大古生物学家Greg Funston推测,这三个幼年恐龙的年龄相仿,很有可能是兄弟姐妹或者是表亲。无论如何,这个化石表明,窃蛋龙的群体生活比人类之前想象的更为丰富。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www.nature.com/news/dinosaur-trio-roosted-together-like-birds-1.22508
No.6 为何有些人有强迫症?
最近,美国科学家在《自然-通讯》期刊上发表论文,公布了与强迫症相关的基因变异方面研究。强迫症人群的主要表现为重复性的行为。全球有超过8000万的人群患有强迫症,但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分析608个候选基因的测序数据,锁定了4个与强迫症高度相关的基因。这4个基因为今后的药物研究提供了潜在的靶点,让建立针对强迫症的治疗方案变成了可能。
文章及图片链接: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7-00831-x
制版编辑:常春藤丨
本页刊发内容未经书面许可禁止转载及使用
公众号、报刊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欢迎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
中国博士后“钱途”|天使粒子争议|大望远镜争议
施扬|潘卓华|杨璐菡|刘若川|张锋|薛其坤
张毅|王晓东|张启发|崔维成|潘建伟|李佩
卢煜明|王小凡|吴文俊|袁钧瑛|张纯如
知识分子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投稿:zizaifenxiang@163.com授权:copyright@zhishifenzi.com长按二维码,关注知识分子
购买课程
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详情,立享限时特惠!
- 超逼真蛋糕,第一眼欺骗所有人,尝一口甜过初恋!
- 所有人|火爆全国的这颗红宝石,肉厚核小味甜,还不快来!
- 所有人,你有一封价值3亿的邀请函
- 喝酒会脸红的人可以活多久?真相吓傻所有人!
- 【北京中喆房产律师】签约后共有人不卖 违约赔20多万!
- 中国歼10战机为何一直未出口?还真不是性能不行
- 申请日本留学为何要先进语言学校?
- 一碗粥,二十四年,属于石排人的宵夜记忆
- 以后有人结婚,过生日,就把这个发给TA,倍儿有面子!
- 近期这些驾驶人分心驾驶被拍,有人开车时竟干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