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让“差等生”变优秀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一个让“差等生”变优秀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冠军”》系傻大方资讯网小编转载,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从小到大,我们都有这样的认知:

教材就该严谨,不严谨的术语都不该出现在教科书上,因为不严谨的术语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认识,教材就该越全面越好

成绩好的学生为实验班,成绩差的为普通班,这是不可改变的分班“规则”。成绩差的孩子就该获得较差的学习资源

可行的想象叫梦想,不可行的叫幻想要“脚踏实地”,根据你的能力定下目标。

但看完下面这三个演讲之后,耐撕爸爸发现,之前的认知原来是错误的。

《嘿!老师们让科学变得有趣吧》



这位老师用讲故事的形式讲解了病毒感染细菌的两种过程,这种教学方式很新颖也很能吸引住孩子的目光。但这种授课方式,却不在被专家门接受。他们认为这种方式会把科学“弱智化”。

一个让“差等生”变优秀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但耐撕爸爸并不这样认为,这种授课方式,虽然可能表达不会很严谨,但是极易吸引孩子,引起对这门学科的热爱。就如视频中老师所说的一样:“一个孩子认为所有病毒都有DNA不太可能因此毁掉他们成为科学家的机会,但一个孩子无法理解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并由于这些枯燥的内容而讨厌这门学科,这才真的可能毁掉孩子们成为科学家的机会。”

一个让“差等生”变优秀的老师说:"每个孩子都是冠军”

我们授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懂得和理解我们所讲授的知识,而不是噼里啪啦的给他们灌输一堆不理解的专业术语。其实想想那些偏科的孩子,他们不是不聪明,只是因为不理解上面的内容产生了厌学情绪。所以,我们的教育方式确实该发生变化了,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个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