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命"的滴滴为何不愿彻底下线顺风车?( 七 )

顺风车发展至今已经3年多,必须要提及的背景,是政策对网约车平台的各种产品,如顺风车、拼车业务和快车、专车业务的态度上有很大变化。

2014年国家法律法规是鼓励拼车业务,但在2016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其中第三十八条规定:“私人小客车合乘,也称为顺风车、顺风车,按城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执行”。顺风车不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约束。

同年12月21日,北京市颁布的《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显示,北京鼓励私人小客车合乘。要求车辆是北京市号牌的7座以下小客车,驾驶员每天合乘频次不超过两次。其他城市对拼车频次也是有次数规定的。如郑州规定的是4次。

而快车、专车等此前游走在法律边缘的网约车产品,却在2016年网约车新政出台后,快车、专车等网约车产品正式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不过,各地出台的细则中,对提供专车、快车服务的人员进行了严格的管控,京人京牌、沪籍沪牌等要求,再加上需提供驾驶员合格证,令滴滴的从业人员大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