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估值2.5亿美元到479亿美元,小米的增长黑客逻辑是什么?( 五 )
聚焦小米发展初期,在零营销成本的条件下,通过MIUI
(米柚)
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称得上“增长黑客”。
那这种增长小米是如何做到的?推动小米增长的杠杆又是什么?这样的增长模式是否有值得初创企业借鉴的地方?
小米的“啊哈时刻”:第一场发布会
不宜过早展开增长攻势
,这是肖恩?埃利斯所著的《增长黑客》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则。
确实,2010年4月成立的小米,4个月后发布了初代MIUI,一年多后发布了小米手机一代。营销投入也好,小米手机1的产量也好,在初期都遵循了小步快跑的“试水”宗旨。
- 猫眼启动IPO对决淘票票,340亿元估值或远超阿里影业!王长田财富
- 估值2000亿超网易!腾讯音乐下月赴美上市,今年要赚近40亿
- 肖冰:估值都是假的, 退出才是创投本质
- 滴滴顺风车下线!Uber估值却增至720亿美元,他们有什么不同?
- 昔日绩优股遭'估值杀' 机构回避业绩变脸'雷区'
- 刚刚,滴滴顺风车全国下线!估值5000亿的巨头:没有向善就是作恶
- 刚刚,滴滴顺风车全国下线!估值5000亿的巨头:没有向善就是作恶
- 【预告】从股票估值看新型共享平台公司估值—《财智双全》 本周
- 证券时报头版:A股估值已处历史底部,需以时间换空间
- 套住千家百亿,现今已人去楼空! 它竟是60亿估值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