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估值2.5亿美元到479亿美元,小米的增长黑客逻辑是什么?( 五 )


聚焦小米发展初期,在零营销成本的条件下,通过MIUI

(米柚)

实现了爆发式增长,而这种增长方式称得上“增长黑客”。


那这种增长小米是如何做到的?推动小米增长的杠杆又是什么?这样的增长模式是否有值得初创企业借鉴的地方?



小米的“啊哈时刻”:第一场发布会


不宜过早展开增长攻势

,这是肖恩?埃利斯所著的《增长黑客》提到的一个重要原则。


确实,2010年4月成立的小米,4个月后发布了初代MIUI,一年多后发布了小米手机一代。营销投入也好,小米手机1的产量也好,在初期都遵循了小步快跑的“试水”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