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张艺兴的全球粉丝手撕,华为公关做错了啥?( 九 )

a/“合伙人”身份的误解和高预期。

这个第一点说过了,既然不是合伙人,就不要这么说。你可能以为,不是很多品牌经常晒工牌,某某明星成为“首席体验官”、“首席内容官”、“首席惊喜官”,为什么人家这些title没事?你仔细看看,这些职位一看就是虚的,大家都知道是一个噱头而已,本质是代言人。

但“合伙人”怎么能是噱头呢?这个身份,本身会带来很多误解,甚至抬高了粉丝的预期。对于危机公关来说,控制预期非常重要。

b/“精神”和“理念”解释的苍白。

其实呢,粉丝们一开始是开心的,但随着新代言人的出炉,粉丝们都很懵逼,大家更想知道希望一个合理的解释,而其实粉丝们心里其实已经发现被“忽悠”了。

结果是,大家等不到官方的回复,于是就翻出来华为之前的两个解释,更懵逼了,不仅看不懂,而且其实侧面就证实了自家艺人代言被换的事实。

也就是说,这两次解释,不仅没有说清楚,反而激化了矛盾。尤其是在新代言人宣布之后的失声,其实,这是粉丝最激动的时刻,华为选择不沟通的方式,难道希望新代言人的粉丝压过老代言人?大叔估计,随着张艺兴工作室的声明出来,华为后期失声的可能性更大。前期做的那么多铺垫,最终的结局就是一句“艺兴不负于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