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2018年北京高考东城区二模已经结束,整体来看,试题契合考试说明的要求,考查知识的综合运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全面检测化学学科素养,试题难易度区分明显,与一模相比,试题难度加大。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一整体分析

1

、本试题以核心素养为宗旨,比如第

12

题体现了宏微结合,

27

题渗透变化和平衡思想等,而且以实际问题为任务,比如第

26

题的工艺流程题,通过原理分析把握产品的最优化,资源的绿色化等,同时渗入真实情境,比如第

25

题有机合成题就是以真实的合成路线改编。

2

、试题中工艺流程综合性强,在分析清楚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反应完成题目,同时加大证据推理和分析能力的考查;实验探究仍然是难度比较大的题目,以铁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背景,结合电化学的知识及平衡原理等探究反应的多样性。

二具体分析

6-10

题基础知识考查,相对简单

11

我国研究锂硫电池获得突破,电池的总反应是

16Li+S8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8Li2S  ,充放电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A. 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放电时,锂离子向正极移动

C. 放电时,1mol Li2S6转化为Li2S4得到2mole- 

D. 充电时,阳极总电极反应式是8S2- -16e- = S8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实际应用,与以往的二次电池不同的时,本题有中间产物,锂在放电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很多产物,增大了难度,但只要把握好放电过程中的得失电子守恒不难得出答案。12

 一定温度下,探究铜与稀HNO3,反应过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A.过程I这生成无色气体的理综方程式是

3Cu+2NO3-+8H+

====

3Cu2++2NO↑+4H2O

B.步骤III反应速率比I快的原因是NO2溶于水,使

c(HNO3)增大

C.由实验可知,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D.当活塞不再移动时,再抽入空气,铜可以继续溶解

答案:B

解析:这是教材上重点研究的反应,本题需要孩子们学会观察现象,分析原因,从元素化合物知识到反应原理知识,认识变化的本质,同时把握好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25

第25题 是有机合成题 难度不大 重点考查基础有机反应及根据题给信息反应应用的能力,注意细节,尤其是反应条件,比如苯及其同系物的硝化反应等。

26

第26题 工业流程题 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相关知识,比如碳酸盐、卤素单质、硫酸等的性质,陌生氧还的书写,它的书写方法除了需要把握好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产物外还要结合题意,溶液的pH等分析。在此基础上优化过程,注意优化的方法及提纯方法。

27

27.(12分)制备乙炔的电石渣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因此需要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现取500mL电石渣废水(阳离子主要为Ca2+),测定水质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注:SS表示固体悬浮物

模拟工业处理流程如下: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已知:

i.常温时CaSO4微溶于水;

ii.溶解度: CaSO4>Fe(OH)2>FeS。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1)①采用20%的硫酸对废水进行预中和处理,pH变化如右图所示。硫酸的用量和废水中固体悬浮物(SS)含量的关系是

      

 ②废水中SS含量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为降低成本,减少硫酸投加量的最好办法是

      

 

③滤渣A的主要成分有SS和

      

(2)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①化学絮凝沉淀过程中,加入FeSO4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②熟石灰能促进沉淀的生成,结合离子方程式,从平衡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3)用臭氧进一步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和残留硫化物,若将500mL废水这的CN-完全氧化成N2和CO2,转移______mole-。

答案:

(1)①处理至相同 pH时,废水中SS含量越高,中和所需的硫酸越多

②加硫酸前,静置5~6小时③CaSO4

(2)①Fe2++S2-= FeS  

②水解平衡:

S2

+H

2

O=HS

+OH

,加入熟石灰,c(OH

)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c(S

2

)增大,有利于FeS沉淀的生成  

(3)5×10-4

解析:针对废水处理,从废水中提取有用物质 主要涉及的反应有沉淀、水解和氧还反应,还有平衡思想和酸碱性调控及识图能力。28

28.(16分)某兴趣小组利用电解装置,探究“铁作阳极”时发生反应的多样性,实验过程如下。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I.KCl作电解质

(1)一定电压下,按图-1装置电解,现象如下:

 石墨电极上迅速产生无色气体,铁电极上无气体生成,铁逐渐溶解。

5min后U型管下部出现灰绿色固体,之后铁电极附近也出现灰绿色固体,10min后断开K。按图-2进行实验。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①石墨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②确认灰绿色固体中含有Fe2+的实验现象是

      

③灼烧晶体X,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试管i中析出白色晶体”的原因是

      

(2)其他条件不变时,用图-3装置重复实验,10min后铁电极附近溶液依然澄清,断开K。按图-4进行实验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①盐桥的作用是

      

②与实验I中vi、vii与ii~v中的现象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答两点):

      

II.KOH作电解质

(3)用图-1装置电解浓KOH溶液,观察到铁电极上立即有气体生成,附近溶液逐渐变为淡紫色(),没有沉淀产生。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①铁电极上OH-能够放电的原因是

     

①阳极生成的总电极反应式是

     

同学推测生成的必要条件是浓碱环境,将图-5中的实验方案补充完整,证实推测成立。

答案:

(1)① 2H+ + 2e-= H2↑

(或2H2O + 2e-= 2OH-+ H2↑)

②试管iii中生成蓝色沉淀,试管v中没有蓝色沉淀

③试管i中存在溶解平衡:

KCl(s)=K+ 

(aq)+ Cl

(aq),滴加

12mol/L的盐酸,增大c(Cl

),平衡逆向移动,析出KCl晶体

(2)①阻碍OH-向阳极迁移,避免灰绿色固体生成

②本实验条件下铁在阳极区的产物主要为

Fe2+,Fe2+在碱性条件下更容易被氧化为

Fe3+

(3)① c(OH-)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更容易放电)

② Fe-6e-+ 8OH-= FeO42- +4H2O  

③水生成红褐色沉淀和无色气体

解析:本题为综合性的实验探究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所考查的知识点有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检验,钾元素的检验,电解原理、溶解平衡等,考查根据现象作出合理解释的能力,及考查学科思想:分类与讨论、平衡原理等。三高考冲刺建议

1

、巩固基础知识,对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用语、物质的通性及特性等主干知识要牢固掌握,通过反复训练,提高解题的技巧性和准确性;

2

、专题突破,对一模二模暴露的问题要反复推敲,对高考热点问题要及时关注,有针对性的备考;

3

、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

高考丨2018东城高考二模理综化学试题分析及冲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