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来源是。
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埋单|自杀|杠杆率|散户|庄家|中国股市---
中国股市的真实杠杆率已经超过20%,很多人对这个数字可能会吃惊,怎么可能?但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确实已经超过了20%。
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埋单|自杀|杠杆率|散户|庄家|中国股市---
1、股市杠杆率是杠杆资金和流动市值之比。中国的股市流动市值50多万亿,但实际上很多国有企业的股份并不流通。
2、中国股市券商融资超过2万亿,场外配资至少两万亿,这就是四万亿。光这两项,中国股市的杠杆率就超过10%。
3、更可怕的是,现在大量的商业银行贷款进入了股市。在实体经济很差的情况下,很多企业通过银行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投向了股市,这个数据保守超过了4万亿。
4、还有大量的银行理财产品。这些理财相当于负债,承诺保证本息的,也是杠杆资金。
5、券商融资2万亿+场外配资2万亿+银行贷款4万亿+理财资金1万亿=9万亿,而中国股市除掉国有企业不能流通部分,真实的流通市值不会超过40万亿,也就是中国股市的杠杆率已经超过20%。
6、中国股市的杠杆率超过20%,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杀,这是庞大的系统性风险,而且无法避免的风险,接下来绝对是无法收场的。
7、股市杠杆率超过3%,风险,超过6%,股灾一定会发生,超过10%,历史上没见过,超过20%,那就是自作孽,这是领导责任了。
中国股市已经进入了自杀式高杠杆发展模式,这是一种非常投机性的赌博自杀式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可避免会走向崩溃,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股民更不要立于围墙之下,财富有限,生命有限,且行且珍惜!
大部分散户为什么在股市里不挣钱?
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埋单|自杀|杠杆率|散户|庄家|中国股市---
其实,这个问题是非常简单的,网友问我操作的座右铭是什么,我的回答就是“慢慢做”。一个庄家,他选择一只股票进入后,就象一个商人选择了一个铺面,租下或者买下后就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买卖股票就是进货和出货。一般来说需要运作很长时间,几年或者更长时间。
那 么散户呢?大部分都是过客。什么意思?就是看到这个店生意好了,立即在这个店买点货就在店门口摆着卖起来,所希望的就是店铺能将经销的货物提高价格,自己 也能卖上个好价格。这在生意繁荣时无所谓,因为足够的生意,店铺提价仍然可以卖出去,你批的货自然可以沾点光,赚点差价。但到生意疲软时就会怎样?自然会 赔掉老本。
这里的关键就是店铺的定价权。你的货首先是在这家店铺里批的,那就说明,你的成本、数量、价位等一系列商业数据无密可保,店铺老板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在生意清淡时老板会让你卖给可能是自己销售对象的顾客吗?绝对不会。
那他会怎么做?以比你低的价格向别人兜售。你由于对老板的成本和数量等一无所知,最后你只能以比老板价格更低的办法来出手,而可能买你这个产品的人你可能都不知道是谁。
也就是说,店铺老板的活动在幕后,你的活动却在店铺老板的眼皮低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吧。
还有一点更重要,过客和店铺老板的时间观念。店铺老板是长期经营,他可以一笔一笔,或者几个月横盘慢慢经营,因为他有固定地点,固定的货物。而过客呢?批来的货如果不及时出手,马上衣食堪忧。身份的不对等导致了散户赚庄家钱难,而庄家存在定价权,赚散户钱相对容易些。
要与庄共舞,一定要知道一个重要的观念:红K线是用银子画出来的,黑K线是用股票打下来的,简单的说,股价的涨跌不过是供给和需求间的关系而已,金钱与股票之间,寻求到的供需平衡点就是股价。钱,是往上推的力量;股票,是往下压的力量。
技术分析里有很多理论、指针,有的人自以为学了一身的武功,便可以天下无敌,以为设计了一种指针,照着这些技术分析的参数设定来操作,就可天下无敌?大喊“这世界是我的”。那么学技术分析有没有用呢?对散户来说是:YES!但对庄家来说是:NO! 散户必须根据技术线型去发现庄家的讯号,但对那些手上拥有百亿资金的庄家来说,他们会觉得技术分析很好笑。记得有位大户曾在号子里说:什么线型,什么指针,只要我买、买、买,连买三天,线形立刻改变,卖、卖、卖,连卖三天,指针立刻变坏。所以你要知道股价上涨的动力是资金不是线型,没有大资金持续性的投入,就算线型再好,根本就涨不动,就算你的指针再厉害,一样会栽跟斗。
所以,不管你用哪一种技术分析,你所学有多精,你都必须在心理很清楚的认清整个股价涨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红K线是用银子画出来的,黑K线是用股票打下来的,绝对不是技术线形美好才上涨的,也绝不是指针坏了才下跌的,因为这些都是庄家做给我们看的,是庄家下的饵,用来引诱鱼儿上勾的。
个股的K线,可以任凭庄家随心所欲用银子画出来,庄家可以随心所欲的画好线型,等你入瓮。因此,各股技术操作的指针,有时反而是主力反向操作的工具 ,但大盘是全部股票的集合体,除非大多数的主力方向一致,否则单一主力很难玩得起,想要画大盘的k线,可不是三五十亿资金就能划得出来的ㄚ。这是为什么大盘指针的准确率相对的高很多。这也是我为何弃个股而就指数,和做各股时一定要配合大盘的原因。 学习永无止境,努力向最大的导师大盘学习,以了解和它沟通的更多语言。
交易的本质是趋势是确定性的,而出现的时间是随机性的
性格能决定命运,因此性格同样能够决定你的就交易,所以很多时候亏钱的症结不是出现在交易系统的优劣上,而是出现在交易性格的差别上。
策略终归只是一个工具而已,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人选择汽车,有人选择自行车,有人选择步行,选择不同,过程不同打,但是努力到最后结果应该会是大差不差的。
埋单|自杀|杠杆率|散户|庄家|中国股市---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交易的本质是趋势是确定性的,而出现的时间是随机性的
交易系统之所以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就是因为,它包含了自己的性格,你看待事物的方式和角度决定了你能看到什么样的行情,所以在没认清自己之前试图认清市场基本属于徒劳,想要赚钱也就更无从谈起,希望跟着别人赚钱难度也就更大了,坦白的说海龟法则还是可以赚钱的,只是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不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人很奇怪,天生资质与后天经历的不同早就了大家交易观点的不同,甚至是面对同样的价格走势都会产生截然相反的交易观点,当然,这也是买卖之所以能够成交的前提。
有些交易者喜欢主动性,主动去预测行情并且用真金白银来验证,有些人喜欢被动性,只跟随不预测,在市场走出行情以后上车跟随吃鱼,其实都不能说是错,只能说是合适不合适的问题。
对于第一种来说不适合风险控制不严格的交易者,主动性交易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进在启动点上,获利的空间大,承担的风险往往也是大的,很多交易者在这亏钱的原因就是不舍得亏钱,第二种来说不适合没有耐性的交易者,这种盈利的模式在屏蔽风险的时候也放弃了相当一部分利润空间,等到行情明了的时候才是最重要的。
交易的本质是趋势是确定性的,而出现的时间是随机性的,你该去主动预测还是被动等待?给自己一个答案,然后去坚守,这就是交易的答案。
成交量牵制价格走势
中国股市进入自杀代,是谁在为中国股市“埋单”?。埋单|自杀|杠杆率|散户|庄家|中国股市---
供求、经济、政治等基本因素,无疑是影响价格的主因。但归根结底,决定涨跌的力量,还是来自市场本身的买卖活动。再轰动的利多因素,如果不入市行动,行情就不会狂升:再重大的利空消息,假若没转化为卖压,价格便无由暴跌。而买气和卖压的大小,透过每日成交量和价格涨跌幅度得以反映。量价分析,实质是动力与方向分析;成交量是动力,价格走势是方向。
根据量价分析的一般原理,价位上升,而成交量大增,“众人拾柴火焰高”,表示升势方兴未艾;价位仍升,但成交量渐次缩小者,意味升势已到了“曲高和寡”的地步,这是大市回头的先兆;反过来,价位下跌,而成交量大增,“墙倒众人推”,显示跌势风云初起;价位续跌,但成交量越缩越小,反映跌势已差不多无入敢跟了,这是大市掉头的信号。
走势并没有主观上的顶或底。所谓顶和底,是由市场买卖活动客观形成的。所谓底,是由交易者的整体信心亦即人气决定的。假如价格走势创了天价而成交量又创了天量的话,说明大量交易者入市,而且强烈看好后市,“天外有天”,天价必然很快被刷新。
量价分析不能是今日与昨日的简单对比,这样就看不出它的延续性。必须对一周来、一个月来、三十月来的量价互动资料作详尽评估,由量价变动的过去看它的现在,结合它的过去和现在分析它的未来。同时要明白:成交量的增加或减少不会改变价格波动的方向,而仅仅会加剧或缓和价格的上升或下跌。由于每一笔交易包括买与卖,成交量就是买卖合约的总和。成交量大并非指买的人多或卖的人多。升势只是说明买方愿以高价成交,跌势只是表示卖方愿以低价成交。动力与方向是两回事,不能混淆,只有这样,量价分析才会为我们对后市的预测带来具建设性的启发。
投机成功的最本质要求是什么?感谢长期实践、磨练和洗礼,伴随着从跌跌撞撞跋涉到持续稳步赚钱的历程转变,我逐渐得到了自己的感受、信念和答案:“战略上顺市场心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
战略上顺市场心理,使我们能够抓住一些战略性机会,使我们能够规避一些大的风险,使我们的整体思维更加清晰,使我们交易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战术上逆市场心理,使我们能够把握更多的交易机会,使我们的交易更加精细,使我们对市场的了解更加深刻和细微。
前者是制胜的理念和前提,后者则是将这个理念转变为现实赢利的具体路径,两者相得益壮,就能够使我们在市场处于不败之地,并持续稳定地赚钱;前者是任何交易者不可违背的戒律,后者则要求使用者必须达到和市场融为一体“无为而制胜”的境界。
由于迷失了自己的本来目的,有的投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交易行为异化为“科研”。
我不止一次听到某些“高手”吹嘘他们的一些完美交易,如如何买在最低价卖在最高价云云,但当我和他们深入交流时,我发现他们陶醉的是一种研究和预测的游戏,他们或根据市场历史的现象归纳出某些“模式”、或根据某种理论猜测市场进一步的趋势变化。
他们忘记了,如果要达到持续地稳定地赚钱这一他们来到市场的真正目的,更重要的工作应该是:识别不同的市况,并根据不同的市况制订不同的操作策略。因为,“模式”的有效性或“理论”的适应性是会由于市况的变化而变化的,而市况的识别和策略的制定才是永恒的。
由于忘记了自己交易的本来目标,有的投资人就自觉不自觉地将交易行为异化为“搏彩”只要有一点希望,就全然不顾的冲进去,而全然忘记了与赢利相对应的两个字,风险。因为将持续地稳步赚钱这个目的抛在脑后,所以很多时候根本就没有对自己交易的风险收益比进行认真评估。
既入市场,人们都希望赢利并有所作为,但为了更快地有所作为,人们又往往选择了不停地行动、行动、再行动。
殊不知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效果好,有时什么也不做可能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且不说“有所为有所不为”、“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古训,也不说常常发生的“一动不如一静”的真实故事,就是华尔街早期的成功大炒家埃德温 里费弗也说过:“盲目而频繁的交易是造成华尔街投资者亏损的主要原因,即使在专业投资者中也是这样。
过多的行动就是盲动,盲动耗散我们的精神、迷幻我们的心智、磨损我们的金钱。因为盲动主要来自心理的盲区,减少盲动的办法也就主要从调节心理盲区契入,归纳起来,大致有三:
一是调整对行动的看法,行动多并不一定就是勤奋、行动多并不一定就能够使我们更快地达到目标,有时,什么也不做是一种更好的生存状态;
二是调整对待机会的态度,人们常常认为应该尽可能多地去把握机会,但在专业炒手的心中,想得更多的却是“只去把握自己能够把握的机会、只去捕捉对自己赢面大的机会”;
三是要学会享受孤独,很多行动不过是人们害怕无聊而制造出来的。
真正的市场高手,一定不拘泥于使用什么技巧,也不迷信什么政策、理论、技术和消息,他们追求的是对市场群体心理的高超把握和自己个体心性的全然了悟。抛开束缚,方能潇洒自如。
- 中国最“悲催”的省会,连续3年落选新一线城市,至今仍无地铁!
- 中国在建的一条城际高铁,两地距离不足100公里,投资335亿元
- 中国股市又出现荒唐行为,历史或将重演,是谁想摧毁中国股市?
- 《中国好声音》制作方IPO前:多机构突击入股,210亿估值撑多久?
- 中国股市最大的谎言,保护中小投资者,散户:倾家荡产!
- 中国又立一功!美朝峰会上的特殊身影,意想不到
- 杂交水稻解决了中国人吃饭问题 杂交小麦现也来了
- 中国最像阿斗的省份,大力扶持多年,经济总量却排在全国倒数第四
- 中国人口最多的10大城市,第一居然不是北上广深
- 杨东当选新一届执委 国际雪联改革中国地位飙升 | 纪胖超级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