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

傻大方小编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来源是。

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违约|楼市|债务|告急|不住---


来源 | 财经三分钟

就在中央宣布住房不炒,楼市去杠杆,金融政策转向,实体经济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春天时。

市场却风向骤变,一场猝不及防的违约潮突然袭来。

--实体经济告急!

1、打破刚兑,债务违约潮来袭

违约|楼市|债务|告急|不住---

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

没有一点点防备,实体企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从1月份年仅35岁的创业明星茅侃侃,身背两千万债务,不堪压力,走上绝路,到55岁周建灿,面对公司濒临破产,高利贷逼债,从五星级大酒店高楼一跃而下,再到3月份上市公司盾安集团被爆出450债务危机。

创业者不是破产就是自杀,实体经济违约潮已悄然而来。

2018前4个月,全国债券违约高达16起,包括四川煤炭、大连机床、丹东港、东一集团、富贵鸟、中城建、神雾环保、亿阳集团、春和集团、中案消等九家上市公司,涉及金额高达130亿元。

就连中央的亲儿子国企也未能幸免

*ST华泽、华信国际、荣华实业、红阳能源、大连控股、天业股份、恒康医疗、顺威股份、天泽信息、华东数控、全新好、凯瑞德、珠海中富、盈方微、中科云网等多家企业无一幸免。

而这仅仅只是冰山一角,还有许多未上市或名气不够大的企业,尚未被爆出。

据统计,2018年有超过4300亿的债务需要偿还,而2016年之前,还不到1000亿元,2017年仅有3000亿。

有多少企业将彻夜难眠,不知不觉,中国实体经济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债务危机。

2、融资规模大降,实体经济面临水源枯竭

很多人感到奇怪,中央不是要重点支持实体经济吗,怎么突然就出现如此密集的违约潮了?

实际上,并没那么简单。

2014和2015两年间,央妈曾连续4次降息,2次定向降准,大水漫灌,海航、万达、复兴等史前巨兽吃得满嘴流油,其他一众企业也纷纷不甘落后,大肆加杠杆借贷,100元资产恨不得贷出10000元,负债率达到80%以上,几乎是家常便饭。

各大上市公司更是争先恐后,四处抢钱。

违约|楼市|债务|告急|不住---

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

然而,借钱容易,盈利却并没那么容易,很多企业不仅未能借机成长为独角兽,反而因盲目扩充,深陷泥潭,表面上规模膨胀,市值高涨,实际上却空有其表,利润下降。

等到资金到期,需要归还时,不得不开始借新还旧,维持表面的繁荣。

但随着监管风暴突然来袭,防范金融风险成为国家的首要任务,市场开始了大整顿,社会融资规模骤降。

对比一下近三年一季度实体经济融资规模就知道了。

违约|楼市|债务|告急|不住---

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

这意味着,去除房地产,2018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融资仅有3.8万亿元,比2017年减少了0.96万亿,比2016年减少了1.63万亿。

1.63万亿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深圳、广州、武汉等15座省会级城市一年的公共预算收入。如此庞大的金额锐减,将造成多少企业融资困难,多少企业资金青黄不接。

与此同时,债市、股市融资规模也开始大降,截止5月8日,延迟或取消发行的各种债券已经超过300只,资金规模高达1839亿;

而股市融资规模也在不断下降,一季度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仅1283亿元,仅相当于2017年的一半,2016年的45%。

定增预案也在不断缩减,截止5月9日,年内定增预案的融资规模累计只有1291.86亿元,比2017年缩水500多亿,比2016年缩水2443亿元。

信贷、股、债同时收紧,不知不觉间,许多债台高筑的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到期债务难以持续借新还旧。

在国家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呼声下,债务违约潮才刚刚开始。

3、实体经济告急,楼市却一路高歌

金融监管趋严,社会融资大降,股债融资同时收紧,很多企业顿时被掐住了脖子。

背靠亲爹的国有企业依靠政府罩着,尚可勉强度日,最不济也可以做个甩手掌柜,让国家背锅。

海航、万达、复兴等此前吃的满嘴流油的史前巨兽,却开始扛不住了,纷纷壮士断腕,疯狂卖卖卖。

实力较弱的民营企业,更是一片哀嚎,只能转向影子银行,甚至转向高利贷。

而高利贷就像吸血鬼一样,年利率高达100%以上,远超合法贷款利率36%的上限。一旦短期资金周转不开,难以及时还债,就会利滚利,窟窿越来越大,直到吸干榨干借款人,甚至到死都不放过。

辱母事件,周建灿跳楼,无疑都是高利贷的“杰作”。

然而,就在实体经济之难,难于上青天之际,房地产却依然坚挺。

无论是中央高呼住房不炒,各地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风起云涌,还是海南、雄安关门打狗,都依然阻挡不住楼市旺盛的热情。

违约|楼市|债务|告急|不住---

债务违约潮来袭,实体经济告急,楼市扛不住了?

2018年一季度,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8507元/平米,较去年同比上涨6.6%,边境小城丹东楼市更是48小时上涨57%以上,挡都挡不住。

很多人以为,调控、严监管、去杠杆,楼市将率先扛不住,实际却恰恰相反,楼市根深树大,短期的政策根本难以撼动,受伤的永远是实体经济。

2015年时,借着资金大放水,中国曾爆发第四波创业潮,智能硬件火爆一时,如果能借机扩大内需,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今天的一切或许都不一样。

只可惜,随着楼市一波接一波的疯狂涨价潮,这一切都戛然而止,实体经济的血液被楼市过早抽干,全民财富被套房地产,等到如今债务违约潮汹涌而来,再提扩大内需,发展实体经济,一切都已错过最佳时机。

4、经济危机来袭,提前过冬

债务违约潮,看似简单,实则影响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2008年时,美国次贷危机正是由大规模的住房贷款违约潮引发的,进而传导到全球范围,引发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

而今,大量企业出现债务违约,小则冲击股市、债市,令金融市场一片哀鸿。

重则传导到居民理财,掏空中产阶级,形成经济危机。

要知道,企业债务归根结底,是无数居民的钱,他们通过层层嵌套的理财产品、资管计划、信托计划等借钱给企业,一旦爆雷,将会炸翻一片,如今中央已明确声明打破刚兑,无数人将血本无归。

而一个生态圈的龙头企业倒闭,将引发连锁反应,链条上所有企业都将崩溃,稍有不慎,甚至有可能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灾难性危机。

而危机一旦爆发,谁都无法逃脱。

虽然中央不会坐视不理,爆发大规模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经济困难期无疑即将到来。提前做好过冬的准备,防控风险,无疑必不可少。

更多相关资讯可以在应用市场搜索“房天下” 下载房天下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