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潜在贸易战或将爆发!全球市场恐为之颤抖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中美潜在贸易战或将爆发!全球市场恐为之颤抖》。来源是中金网。

中美潜在贸易战或将爆发!全球市场恐为之颤抖。全球市场|中美|颤抖|美债|爆发|贸易战---


过去6个月里,美元随着美国扩张性财政确立持续贬值,正常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的美元储蓄会回流美债,以抵消美元贬值过程中欧日美元储蓄撤离形成的真空,但现实是欧洲和日本的美债买盘的确减少,但新兴市场没有填补这一空白。

究其原因自然是特朗普贸易政策令新兴市场国家需要把美元留在国内,以应对潜在“贸易战”对自身汇率形成的冲击,中国也在如此微妙的时间点上向外透露美债资产吸引力下降的消息,可以说特朗普还没真正发动“贸易战”,一个现实就摆在他桌前:利用减少海外进口的方式缩减美国贸易赤字,最终会因为海外美债买盘相应较少,美债利率走高造成财政赤字加速扩大。

全球市场|中美|颤抖|美债|爆发|贸易战---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美潜在贸易战或将爆发!全球市场恐为之颤抖

日本寿险公司美债持仓与10年期美债利率

那有没有可能日本扩大宽松刺激本国投资者在美元贬值过程中购买美债呢?或许日本央行正尝试这么做,不过这依然受到中国美元储备流向的影响,原因在于日本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需要对冲掉美债持仓的汇率敞口,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美元基准互换,这个互换的成本与中国的美债持仓紧密相关,即使日本投资者增持美债但高昂的对冲成本也会限制其规模。如果不采取汇率对冲,那就等于原来新兴市场本币升值过程中增持美债的汇兑损失转移到日本身上。

全球市场|中美|颤抖|美债|爆发|贸易战---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中美潜在贸易战或将爆发!全球市场恐为之颤抖

中国美债持有量与美元兑一篮子货币互换基差

实际上,特朗普政府发动“贸易战”无非是针对美国贸易部门的供给侧收缩,通过限制进口倒逼消费者向国内相关产业支付更高的价格;美国是压缩海外进口,把需求向国内释放,中国的类似政策正相反,收缩国内过剩产能,需求向外释放;倘若中国也采取对应报复措施,那么中美潜在“贸易战”将极大的冲击全球范围内大类资产趋势。

具体而言,这种冲击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宏观层面上,“贸易战”会直接抬高中美国内的通胀水平并影响企业利润分布。当前美国力求打压中国的钢铁和铝出口,而中国极可能从农产品和芯片领域采取反制措施,无论从PPI端还是CPI端看两国的通胀压力都会明显抬升。

一方面这会让本已因为油价上涨受冲击的美国消费更疲软;另一方面也会让中国陷入油价上涨和猪周期向上的双重通胀压力中。这一过程中美股是企业利润向上游积聚的过程,而对中国而言则是企业利润向下游发散的过程。

另一方面则是产业行业层面:美国贸易大棒瞄准的中国行业必然会受损,对应美国国内产业将会受益;中国反击措施瞄准的美国行业必然也受损,对应中国国内的产业将受益。显然美股上收益的是“黑色系”,A股上收益的是“必需消费品”。

若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那对两国股市都是负面冲击,个别产业受益不能抵消两国贸易规模下降导致的经济放缓与通胀上升。换个角度看,美国向中国挥舞贸易大棒将直接冲击全球产业链条,并间接引发其他国家因为附带损伤也加入贸易战行列,这植根于中国“大进大出”的产业结构;中国向美国的反击则集中于美国国内,产生的附带损伤将远小于美国,因而更具针对性。

总之,假设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且中国随之反击,并不会对两国通胀趋势性回升产生根本影响,但会直接影响两国企业利润的分布。中国缩减美债购买抬高了长端美债利率,但同时也抑制了美元套利规模,这就导致人民币处于被动升值,中美贸易领域的角力最终还是会落实到跨资产隐含波动率抬升,大宗商品更大范围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