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会是什么样?有哪些发展方向?

近日,科技部、农业部等6部门联合下发《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到2020年,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引领,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为基础的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特色鲜明、创新发展的农业科技园区体系:

01

园区布局更加优化。

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达到300个,带动省级园区发展到3000个,基本覆盖我国主要农业功能类型区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

02

园区成果转移转化能力不断增强。

累计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4000项、新品种6000个以上,授权发明专利数在1000个以上。

03

园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度有较大提升。

培育20个产值过100亿元、30个产值过50亿的园区,3000个农业高新技术企业,10000个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示范基地。

04

园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效显著。

园区累计创建500个“星创天地”,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涌现,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05

园区精准脱贫带动能力大幅提升。

累计培训农民1000万人次以上,带动周边农民收入增长20%以上,推动园区成为科技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载体。

为此,《规划》还提出6点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01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积极探索机制创新

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业高新技术转移转化。

02

集聚优势科教资源,提升创新服务能力

吸引汇聚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科教资源,在园区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人员创业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基地。

03

培育科技创新主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打造科技创业苗圃、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双创”载体,培育一批技术水平高、成长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实现标准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品牌化经营和高值化发展。

04

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高园区双创能力

建设具有区域特点的农民培训基地,提升农民职业技能,优化农业从业者结构,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农民。

05

鼓励差异化发展,完善园区建设模式

按照“一园区一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品牌优势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

06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推进园区融合发展

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园城一体”、“园镇一体”、“园村一体”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规划》明确,科技部、农业部将会同有关部门,探索制定园区土地、税收、金融以及鼓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专项政策,赋予更大的改革试验权;创新科技金融政策,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向示范区倾斜,鼓励社会资本在示范区投资组建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

 

详情→点击“阅读原文”

《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规划(2018—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