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陶然解读创业企业的商业逻辑和经营规律

  凡事都有其逻辑,企业也有其发展速度和规律,高买低卖可以为继吗?用欺诈方式圈来的用户可以持续吗?企业的经营内容应该是对社会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应该是对人类的生活有正向价值的。对于企业而言,同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应该投放到正向的方向上,生产和提供正向的产品。

  如果一个企业把其技术和财力用在生产物质或者精神“鸦片”上,那就是“倒行逆施”了。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说过,优秀的管理者最重要的特征是正直感。正直感不是一种单独的美德,而是所有美德的综合,美德决定了商业上的成功,使人们从商务行为本身获得自由与幸福。

  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创新,并且创新不仅仅存在于管理模式、商业逻辑、经营布局中,而且创新更不是是产品创新,价格、渠道、推广方式、企业的组织结构甚至股东结构方方面面皆可创新,皆需创新。作为后来者,我们凭什么超越别人?只有创新、突破常规才有机会,所有大成功都是创新的结果,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以创新获得生存空间。

  企业的创新会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我们的情况是,越往后走,企业规模越大,越会自下而上,所以广开言路非常重要。广开言路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这个氛围需要一把手亲自去营造,不仅不能打压建言者,还要非常认真倾听每一个建议,及时肯定和鼓励每一个可取建议。KPI(关键绩效指标)的设置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KPI是指挥棒,如果设定得过于强调眼前目标,或指标定得过高,都会让员工无暇顾及创新。

  创新者一定是少数派,会遭到绝大多数普通人的质疑;创新必然会经过艰难的探索,甚至不断失败;创新会触犯很多既得利益者或市场领先者。这些都决定了创新是很艰难的,而这也正是创新的意义所在。只要抓住用户的一个需求把它满足到极致,企业就成功了。对企业发展而言,开始十件事不如做成一件事。

  任何一个领域,只要深入进去都会发现机会遍地,这只是表象。如果找不到切入点,形不成用户规模,哪个机会都只能是理论上的机会,形不成你的市场。所以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退而结网,抓住一个突破点,深深地扎进去做深做透,形成大规模的用户后,再延展到相关领域就轻而易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