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提出晶体堆垛层错形成机理新认识
堆垛层错(Stacking faults)是晶体结构中不同于正常排列顺序的堆垛错排,是金属材料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面缺陷。对于结构相对复杂的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s),其内部也会出现堆垛层错,例如,常见的 Laves 相金属间化合物中,其密排面往往出现层错。层错的引入会导致材料局部晶体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其性能。Zircaloy-4(Zr-4)合金是一种核反应堆燃料包壳材料,其显微组织由微米尺寸的等轴 α-Zr 基体和纳米尺寸的 Laves 析出相组成。 Laves 相共有三种晶体结构,分别为 C14 六方结构、 C15 立方结构以及 C36 六方结构, Zr-4 合金中的第二相结构多为前两种。
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沈阳先进材料研究发展中心钛合金研究部李阁平研究组发现, Zr-4 合金中 C14 结构 Laves 析出相中往往包含层错,层错的出现使 Laves 相的晶体结构类型发生改变,具体为 C14 结构向 C36 结构的转变,这是由于 C14 结构与 C36 结构 Laves 相在{0001}面堆垛方式的差异。当 C14 结构 Laves 相的{0001}面出现堆垛层错时,局部晶体结构转变为 C36 结构。这一转变是平行于{0001}面的同步剪切导致,而这一剪切力的来源一直是科研人员讨论的话题。李阁平研究组发现,第二相与 α-Zr 晶界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钉扎力,恰好提供了 Laves 第二相形成层错的驱动力,这一发现打开了理解层错形成机理的全新思路。
由此可见,晶界与纳米第二相颗粒的相互作用,是值得被关注的。例如,晶粒长大、晶粒变形时导致的晶界迁移,可能会影响第二相中的亚结构,导致第二相中线缺陷、面缺陷分布的变化,进而可能导致第二相颗粒中晶体结构的改变。该研究也为第二相/晶界工程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Nanoscale 上。
图1. α-Zr 晶界与纳米第二相颗粒的相互作用
图2. Laves 相中 C14 与 C36 晶体结构的晶胞参数及二维点阵图
来源: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大儿子结婚打算给20万,看到儿媳妇晒大钻戒,我冷静的提出离婚
- 土耳其发射化学武器: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俄罗斯和美国都要急了
- ??通知:离退休人员快看!
- 因丈夫的1种不良习惯,妻子提出离婚,回家后发现他不省人事
- 广东清远垃圾收集点火灾死亡人员身份查明
- 32岁男子呕吐昏迷,查出病因后,妻子立马打掉腹中胎儿提出离婚!
- 岳母生病我去医院送钱,病房门口与护士的对话,回家我提出离婚!
- 新春佳节,徐州各位老总和一线工作人员给大家拜年了!
- 在外打工一年带五万回家,看见儿子,我和老婆提出了离婚
- 科研人员成功在食物表面烧出石墨烯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