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傻大方资讯编辑整理。我们不生产头条,我们只是社会头条新闻的搬运工!健康摘要: “按英国人/美国人做的做,不要按他们说的做”


正文开始:

附近有家眼镜店特别冷清,一个顾客都没有。昨天问了一下售货员,说这家店已经开了19年了。眼镜店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经常看到有人逛食品店,但却很少有人去逛眼镜店的,除非他想要去配镜,所以去眼镜店的人虽然不多,但是生意的做成概率是很高的。

这意味着,眼镜店一个月只要做上几十笔甚至十几笔业务,就够生存了,根本不需要像饭店或食品店每天都要顾客盈门。

“20元的镜架,200元卖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眼镜是暴利行业已成公开秘密......

在市场上,一副近视镜片售价低则两三百元,高则上千;一副镜架同样低则数百元,动辄上千甚至过万元。

在眼镜业甚至有这样的说法:“眼镜店的老板干一年,买房买车不愁钱”。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眼镜零售行业是有名的“三年不开张,开张撑三年”的的行业。这也是它为何平常生意如此冷清,却仍能够长久经营下去的原因。

眼镜行业究竟有多么“暴利”?

比如,一副光学镜架,生产厂家采购的原材料金属费用4元左右,经过设计、打样、加工最后成成品以30元的价格出售到贸易商的手中。

贸易商给一级批发商是100元,一级批发商再到二级批发商是150或者更高,然后还可能再有下一级的批发商,最后是零售商。

每个层次都要保证自己的利润,一层一层下来,到了消费者手中,这样一副镜架的价格可能就要400元以上了。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2017年,博士眼镜上市交易,借助上市公司透明的财务情况,外界也终于得以一窥眼镜行业的“暴利”真面目。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眼镜店花几十块钱采购来的眼镜,却以近千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2014至2016年,博士眼镜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达到 73.08%、75.82%和75.65%。

70%以上的高毛利率

,并没出乎公众预料。

然而,单副眼镜的利润这么高,博士眼镜公司的纯利润却出乎意外的低!

博士眼镜2016年营业收入有4.15亿元,毛利润有3.15亿元,但净利润只有3778.47万元,净利率只有9.1%

不足10%的低净利率让人大跌眼镜了……

一副普通近视眼镜贵在哪里?

眼镜是典型的低频次消费品,除隐形眼镜外,顾客换框架眼镜的周期一般都较长,导致眼镜周转一般较慢。

一副眼镜从进货到卖出去,一般周期在1年左右,效率低,服务半径小。

对于低频次的销售品类,如果没有超高的毛利率支撑是根本包不住各项成本的……

各项销售成本 = 员工薪酬 + 租赁费 + 物业水电费+ 折旧摊销费 + …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到底是什么费用抬高了眼镜的成本呢?

在研究了博士眼镜2016年的营业成本及费用后,我们发现门店租赁费(含水电、物业费)与员工薪酬福利费(店长,验光师及售货员)的分摊占了眼镜售价的大部分,分别约为27.3%和25.4%,这两类费用主要用于提供导购及验光服务。

验光服务是线下购买眼镜的关键步骤,服务人员通过了解顾客的基本信息、雾视、散光轴位,并进行度数初步检测和红绿平衡等测试后,为顾客提供一个最合适的眼镜配置方案,花费时间在半小时到一小时不等。

眼镜行业是否真是高暴利?

以一副标价为1000元的眼镜作为假设,在扣除眼镜成本、房租及员工费用、行政办公费用和各种税费之后,公司实际到手的净利润大约只有91元;从这个角度来看,拥有较高毛利(70%-80%)的眼镜行业远远算不上暴利。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

可以说,眼镜行业的低频次特性决定了眼镜的高价,眼镜的高价也使得顾客寥寥的眼镜店得以生存。

这样说,眼镜行业的暴利似乎在情理之中,但是,对于进价只有几十却要出上千价格去购买的消费者,对眼镜行业还是会有很深的误解。

对于眼镜行业这种暴力却不赚钱的行业,商家只能从源头去整改,提供给消费者物超所值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打破众人心中对暴利眼镜业的固有认识。

- END -

版权声明: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眼镜店平时一个顾客都没有,却不会倒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