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古人说:子午觉很重要!

现代人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

(子时:中午11点到1点;午时:半夜11点到1点)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城中白领中午多数不能回家吃饭午休,每天高强度的工作,中午的时候难免感觉到困倦。那么午睡的功能是否真的这么强大呢?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生汝涛涛近日发布《环境光照与短时午睡对个体警觉性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来自行为和电生理的证据》,研究了环境光照和午睡对于不同个体警觉性与认知功能的影响。

最终发现,午睡虽然好,可何时睡,睡多久大有奥妙。该研究成果采用实验室研究,突破传统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局限,揭示出了环境照明与短时午睡对人体身心机能的积极影响。

持续约2个月,60人次参与心理测试

“ 

 “我们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那些平时习惯性午睡的人群。”汝涛涛解释,自己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正常午睡与午睡剥夺后,对午睡习惯者情绪状态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研究共招募具有长期午睡习惯的青年志愿者20人,持续约2个月,先后进行共60人次的心理测试。所有志愿者都需在睡眠实验室先后接受两种午睡干预方式,一种为志愿者根据其日常午睡作息时间完成一次约30分钟的午睡。另一种为三日之后所有志愿者,在中午同一时间段不午睡,维持30分钟的清醒(即午睡剥夺)。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两种午睡干预完成后,志愿者都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约1小时心理功能的测试任务。”根据测试结果,研究者发现,相对比正常进行午睡的志愿者,午睡被剥夺的志愿者在下午作业时感受到更加明显的困意和更多的消极情绪。同时,正常进行午睡的志愿者在完成心理测试任务的表现要明显优于午睡被剥夺者,如注意力更加集中,短时记忆力更好,反应速度更快。

下午1-2点午睡,时间持续20-30分钟

“ 

 “不难看出,午间进行短时间的小睡,不仅能够显著缓解下午人们的心理疲劳和消极情绪状态,还能够有效提升午后的工作效率。”汝涛涛表示,特别是当下很多年轻人夜间睡眠不足,白天又处在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中,进行适时的小睡对维护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午睡也并非万能的。“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午睡并不是对所有任务都有用,比如一些简单的记忆任务就没有明显差别,只是对难度较高的记忆任务和复杂的心理功能才会有影响。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根据数据统计,研究者也发现,午睡应尽量依照日常的午睡作息时间进行,严格控制睡眠时长,避免过长时间睡眠,“过长的午睡反而会导致人们醒后,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彻底恢复意识清醒,反而会干扰人们的工作表现。此外,过长时间的午睡或下午过晚时间的午睡,会扰乱夜间睡眠节律。所以我们建议,一般午睡在午间1点至2点之间,午睡时间维持在20~30分钟,睡眠效果更佳。

关注

办公环境越亮,工作效率越高

那么万一中午错过了午睡,有什么办法可以补救不在线的工作状态吗?在汝涛涛的研究中,很有新意地加入了光照的因素。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人们每天有约1/3的时间,在办公室或写字楼中度过。我们办公照明的环境,会不会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和工作表现呢?

汝涛涛把光学和心理学两个专业体系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模拟设置了一间办公室,通过采用不同色温、不同光照强度的LED灯,测试在不同办公照明条件下,人们的情绪和工作效率是否会有不同。”

 

整个研究持续约8个月,共招募150多名青年志愿者,进行300次的实验测试。研究结果发现,采用不同色温(偏黄和偏蓝)LED光源,并不会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状态和心理功能表现。但是光照强度则有所不同。

志愿者在高照度(1000勒克斯)的LED光源照明环境下,工作时清醒程度会更高,对与工作任务无关事务的反应抑制能力更强、短时记忆测试表现的成绩显著更好。”研究者同时也发现,办公照明的作用效果并不是快速产生的,而是光照越长,效果就会越突显。

因种种原因,没有午睡或工作过程中感到心理疲劳时,通过提高光照强度的方式,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工作效率予以提升。

当你不想上班的时候,

或许不是因为你厌倦了工作,

而只是你需要办公室灯光来充充电!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你只需要把办公室灯光调亮点

不过汝涛涛也表示,这种高照度的办公室照明环境只适合用在日间办公时间,“夜间工作或者是居家状态,最好还是挑选低色温如色光偏黄的LED灯,或者是设置较低照度的光线,以免干扰夜间正常的睡眠作息与质量。”

相关

家居照明未来有望“智能化”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以后在打造智能家居照明方案时,完全可以根据不同人的工作时间、生活作息时间去调解整体的灯光动态变化。

从早上清醒到夜晚睡觉,室内光照情况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比如,清晨,我们可以采用模拟日出的灯光,将人们从睡眠中轻轻唤醒;上午,自然光摄入不足,可以进行适当的人工光补偿;而到了下午,灯光照度可以调高,以缓解人们心理困乏;到了晚上,照明强度就要慢慢降下来……

智能化的动态照明,

在不久的将来会运用到生活中,

让我们翘首期待!

本文来源于广州市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