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近日,由上海市血液中心主办的第六届无偿献血创意之夜在8号桥创意园区举行。在众多来宾中,有一群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就是由外籍志愿者组成的“BloodLine”爱心献血队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来到上海生活、学习和工作,在融入这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过程中,其中不少曾在自己国家参加过献血的外籍人士也非常想奉献他们的爱心和力量,但却因对上海献血状况的不了解而不知如何参与。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志愿者队伍中的Maskay医生发现这一现象后,便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发起名为“BloodLine”的公益项目。该组织的参与者90%以上为外籍人士,他们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公益献血活动来宣传无偿献血。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因为我是外科医生,我知道血是很重要的,有的时候患者没有血,会有很多困难,所以我们就是想通过这个办法来帮助他人。

在外籍人士中,RhD阴性血型约占15%左右,远高于汉族人群的0.3-0.4%。来自美国的Racelle女士便是Rh阴性血型。作为BloodLine的发起人之一,她曾在上海生育大出血,幸得及时输注血液才转危为安。她康复后不仅身体力行地参加献血,还自发组建起同为Rh阴性血型的外籍献血者继续为这个城市奉献爱心。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我自己是Rh型血,在中国大家叫它“熊猫血”,所以我特地每六个月就去献血。我们希望有更多人可以献血,然后在有用血需要的时候,都能得到帮助。

BloodLine项目不仅是跨越国界的爱心行为,也有着保障外籍人士在沪用血的深远意义。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跨越国界,“血脉”中外相融

爱心不分国界,

温暖的举动一直在这个城市延续。

记者、编辑丨长宁区新闻宣传中心  陈瑜、李毓丹、李蓓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