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二 )


文章插图
作为垃圾漫改水平的典型代表,《海贼王》这种故事节奏极为拖沓的周更式动画难以吸引新的观众,再加上近千话的原作篇幅,萌新很容易就被劝退了。今年和之国篇章剧情还出现核心问题(御田的人物塑造),销量输给《鬼灭之刃》也不奇怪了。(当然如果说笔者预料到了《鬼灭》的热度那自然也是不可能的)
《新世纪福音战士》动画监督庵野秀明(圈内俗称“痞子”)曾在2015年5月那时放言 “日本动画制作体系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大概还能坚持5年吧。”
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文章插图
虽然在两个月后痞子就撤回了“5年崩溃”,“当时没想那么说,但最后还是变成了5年灭亡的言论。不过他还是表示日本动画业界面临的问题依旧严峻,平常看日本动画的读者也许有所了解,大多数日本动画都采取一种名为「制作委员会」的模式,是一种在制作动画时,由复数企业共同出资以分散风险,而这些复数企业的集合体会称为“制作委员会”。
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文章插图
例如《鬼灭之刃》TV版制作公司是ufotable,也就是圈内俗称的飞碟社。而制作委员会由Aniplex、集英社、ufotable共同构成。而且,委员会的名单先后顺序非常严谨,名字越靠前,说明出资越多。如果有收益出现的话,也会基于出资的比率进行分配。从《鬼灭之刃》制作委员会的案例来看,ufo的收益是最少的。
《鬼灭之刃》的案例还算是相对比较好的,根据ufo财报靠着《鬼灭之刃》的成功也使公司摆脱赤字困境。但是,越来越多的案例是动画制作公司不在制作委员会行列,沦为纯粹的打工仔,只能赚到那笔微薄的“打工费用”,J.C.STAFF(节操社)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在巅峰时期曾经生产过《龙与虎》《蜂蜜与四叶草》等动画佳作,而最近俩年成了被人鄙夷的崩坏代表之一,也实在是令人唏嘘。
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文章插图
对于动画沦为制作委员会打工仔的现实,京都动画(简称 “京阿尼”)其实是比较成功的转型案例。在过去,京阿尼主要是替角川、TBS打工,而拥有自家文库后(简称 “KA文库”),要么是制作自家KA文库的小说,以京阿尼雄厚的制作班底,虽然作为粉丝会更希望制作那些有一定底子的原作,而不是KA文库水准下线的原作,但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可惜的是,去年京阿尼被纵火事件损失了大量优秀的制作staff,在此表达笔者的痛惜和哀悼,非常感谢武本康弘、西屋太志、池田晶子、木上益治、高桥博行等优秀而温柔的staff带来的青春和回忆。不过京阿尼也有成熟的私塾体制,虽然在讲师资源方面也有所损失,相信京阿尼还是能重振旗鼓。
京阿尼监督石原立也在接受采访时也谈道:“我们一直是本着 ‘要有爱’ 的精神在制作。”
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文章插图
石原立也监督曾制作出《Clannad》《Kanon》《Air》《凉宫春日的忧郁》《日常》《吹响!上低音号》等优秀动画,在动画制作上,老爷子的话是相当有分量的。
但是,如果缺少 “面包”,只靠爱发电问题就太大了,作为一家不在东京圈的动画公司(总部位于京都府宇治市),京阿尼在薪资和福利体系方面做得还不错,但整体动画行业的从业人员薪资问题还是很大的。
复刻|无限列车撞沉了大船,《鬼灭之刃》模式能复刻吗?
文章插图
业界ufo、madhouse(甚至有员工工作时长达到每月393小时的地步)A1等动画公司都有过严重加班被当地媒体曝料的案例,在业界许多动画公司,300~400的月工作市场成为常态,甚至有每月600小时的情况(2014年,A1-Pictures员工辞职后自杀),与员工获得的薪酬相比,这种加班常态是过于疯狂的。
动画从业人员薪资过低的问题不得到解决,动画产业的价值也很难有更大的突破。而这次《鬼灭之刃》的成功或许有可能给动画行业注入新的血液,让资方重视优质动画制作带来的连环效应。不管你怎么看待《鬼灭之刃》这部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但商业上的成功对行业来说还是有价值的。
刚刚学会走路,就想着跑了?
《鬼灭之刃》的成功对于国产动画同样值得借鉴。
过去几年国内动画圈也有像《刺客伍六七》《雾山五行》这些优质动画,但是指望着每家动画公司都去做原创动画还是不现实的,对于动画公司来说风险过高,改编动画依旧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