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达决战|为什么高达模型总是被炒到高价
机动战士高达一直是ACG文化里的“顶流”IP之一,作为在日本动画业闪耀了42年的明珠,你不一定了解他那些纷繁复杂故事背景。但你肯定在互联网的某个角落里见过这些长相帅气独特的“人形机器人”。
文章插图
这些官方名为Gundam Plastic Model,简写“钢普拉”的塑胶模型,不仅承载着万代每年上百亿的营收,还承载着无数粉丝对高达IP的热爱。
【 敢达决战|为什么高达模型总是被炒到高价】只不过最近这段时间,高达粉丝们为“热爱”付出的代价,似乎越来越昂贵了。
前几天,一款新发售名为“RG海牛“(海牛为谐音,日文原名为Hi-νガンダム)的高达模型就从原价约250人民币(4500日元),一路飙升至450人民币(10000日元),虽然不同商家定价有不同浮动,但总体而言,这款模型的价格涨幅依然接近翻倍,并且上涨的势头也没有停止的意思。
文章插图
这是官方价格
文章插图
这是当前价格
原因之一自然是模型本身的价值。RG是高达模型的一种类别,全称为REAL GRADE,翻译过来为“真实等级”。物如其名,相比起其他型号,RG系列的高达模型拥有更“真实”的表现效果,更精细的零部件设计,更出色的颜色表现以及更强的可动性,并且由于1比144的较小比例,存放需求也较少,很难出现“我买这套房子就是为了放这些模型”的情况出现,所以颇受广大“胶佬“们的喜爱。而在此之上,“海牛”作为高达UC系主角“阿姆罗”所驾驶的最终机体,无论是造型上还是漫画中展现出的强劲能力,都让这台机体始终拥有不小的人气。
文章插图
也因此,发售第一天,各大电商平台上的RG海牛就被抢购一空。并且至今仍在缺货状态。但原因并不只有这一个,显而易见的是,远超官方定价的市场,背后离不开的肯定是我们早已熟悉的两个词——“炒作“和”黄牛“。
文章插图
网上剩下的原价“海牛”恐怕就只有这个了
1
其实在此之前,高达模型炒作就已不是新鲜事了。
2019年12月,万代发布了高达模型最高规格的系列“METAL STRUCTURE解体匠机”,首发的第一台机型“RX-93 牛高达“的官方定价,就已达到10万日元,换算为人民币大约6000块钱。但很快,市场上的解体匠牛模型就从10万日元,一路飙升至20万、30万日元。无论是日本市场还是全靠“进口”的中国市场,都免不了“黄牛”的扫荡。甚至即便如此,缺货现象依然严重。即便有人家境殷实,愿意花费几万块充值信仰。也很有可能面对“有钱无市”的境况。
文章插图
原价10万日元,如今单配件就已买到20万日元以上
文章插图
而在更早之前,万代模型旗下,由全金属为特色打造的METAL BUILD系列,更是坐地起价的重灾区。不必提各类主角的驾驶的“人气机体“,即便是单卖的机体配件,也免不了被抬价一番,甚至接近只要是MB系列的模型,就没有不被炒作的地步。
文章插图
MB系列早已是炒作的“重灾区”
在现在的年轻人眼里,高达模型早已不是传统意味的“机器人玩具“,但相比现今黄牛泛滥“显卡区”和“主机区”。高达模型似乎并没有那么高的“附加值”,无论是挖矿性能,还是游玩体检,甚至是收藏升值的空间,都有更多的更好的替代品去吸引倒爷们的目光。
高达模型为什么成为了一个“人傻钱多速来”的商机,成为了“圈外人”无法理解的诡异情景。
不过,若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原因,也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
比如即便排除黄牛和倒爷的因素,高达模型的制作流程,就比通常意义上的“玩具制造”要复杂不少。
在万代塑胶生产基地的官网上可以看到。一款高达模型的生产过程,需要经历从规划,设计,原型,迭代设计,摸具设计,制作等8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有不同的标准和步骤。比如在摸具设计阶段里,设计师需要将拼装零件的数字模型从3D转成2D,在同时从3D和2D两个角度,预测树脂流动的走向,并用拼图的方式将这些内容整合在一整块模架中。其中的布局、比例还需要做单独的设计和调整,以免生产出来的模具出现瑕疵,不可谓不复杂。
- 香克斯|“香克斯最弱四皇”的谣言威力为什么这么强,还不是因为下线太早
- 刺杀者|《风起洛阳》该剧为什么会将不良人视为贱民?不良人究竟何解?
- 一拳超人|动漫《一拳超人》为什么如此之火,是什么吸引了你?
- 奥特曼|奥特曼黑化计时器会变成红色,黑暗特利迦为什么例外?他的身世很特殊!
- 丸山|迪迦奥特曼头部为什么缺少一块?设计者公布答案,里面隐藏着武器!
- 卡卡西|雷切并不适合暗杀,为什么暗部的卡卡西一直坚持使用原因很简单
- |同样是25话,为什么欧布的剧情很紧凑,而特利迦就感觉不够用了?
- 尾田|海贼王罗杰的落幕为什么选在罗格镇路飞生在东海是原因之一
- 漫画家|其实画本子更赚钱,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知名漫画家纷纷上岸?
- 奥特曼系列|奥特曼系列中,为什么佐菲名字后面没有奥特曼,他究竟是什么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