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亿买6亿卖,告别有妖气,动画第一股奥飞娱乐“迪斯尼”梦幻灭( 二 )



转型的成功 , 也使得奥飞娱乐成为资本市场的幸运儿 。 2009年 , 奥飞娱乐以“国内动漫玩具第一股”的身份在A股上市 , 最高市值一度高达800亿人民币 。
2015年 , 奥飞娱乐收购有妖气 , 被当年漫画行业内极为看好 。 当时的有妖气坐拥4万个漫画版权以及多个经典漫画IP , 甚至漫画《十万个冷笑话》已然迈出了商业变现的一大步 , 而奥飞娱乐也是备受市场认可 , 股价始终在高位 。
完成收购的发布会现场 , 奥飞娱乐的负责人曾表示有妖气是中国动漫的金矿 , 因为有妖气的原创性 , 是未来的泛娱乐消费主流;其次是平台性 , 它能够源源不断地产生作品和IP;最后是标杆性 , 它是一个留得住作者和粉丝的地方 , 能够让粉丝参与到创作中 , 这样就能不断出精品 , 不断孵化出现象级IP 。 所以 , 收购后有妖气要加强投入 , 鼓励原创 , 并且还宣布将把《端脑》《镇魂街》《雏蜂》拍成真人大电影 。
一切看起来很美好 。
有妖气希望借助奥飞 , 夯实平台之路;奥飞希望借助有妖气的ip , 将动漫ip影视化并且开发衍生品——这在当时被很多评论认为 , 是一次朝着中国迪士尼的方向发力的并购 。
但现实和规划之间 , 总是有着巨大的落差 , 并购后两者的意愿似乎都没有实现 。
3
从结果上来看 , 奥飞和有妖气的七年整合基本上没有成果 。
从ip的多元开发来看 , 《端脑》《镇魂街》《雏蜂》拍成真人大电影的计划已经落空 。 不过在网剧领域 , 有妖气还是有所收获 , 和搜狐合作的网络剧《端脑》在2017年上线 , 和优酷合作的网剧《镇魂街》在2017年也是口碑不错………此外《十万个冷笑话2》大电影的票房达到1.33亿 , 低于预期 。

整体来看 , 有妖气在奥飞娱乐的体系中 , 在ip的影视化开发上并不如意 , 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但更大的挑战 , 还是有妖气作为平台的优势地位被一步一步的蚕食 。 2010年之后 , 腾讯动漫、网易动漫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布局漫画平台 , 2014年上线的快看动漫更是吸引了创作者和网友的青睐 。 正所谓 , 逆水行舟 , 不进则退 , 或许有妖气和奥飞娱乐并没有做错什么 , 但竞品更有竞争力的表现 , 使得“有妖气”的市场份额、作者数量以及ip的量级等都出现了下滑 。
据分析 , 除了市场环境的变化之外 , 奥飞对有妖气的整合似乎也并不顺利 。 资料显示 , 2017年9月 , 有妖气创始人、CEO周靖淇和有妖气联合创始人兼COO董志凌先后离职 , 此后 , 有妖气的管理层始终难以稳定 , 曾就职有妖气的内部人士对媒体表示 , 6年时间换了7个领导人 , “完全没有想到 , 奥飞会委派一个HR(沈璨)过来管理有妖气 。 ”
有分析认为 , 大肆的收购和布局 , 以及整合不顺 , 使得奥飞娱乐的业绩下滑、后续投入不利 , 这也是有妖气等其并购标的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 资料显示 , 2016年 , 奥飞净利润3.393亿元 , 2018年出现上市后首次亏损 , 净亏损达到16.3亿元 , 2018年6月 , 奥飞娱乐的负债规模达34.76亿元 , 占净资产比重71.08% , 短期借款17.18亿元 。 2019年至2020年 , 其净利润分别为7345万元和-4.676亿元 , 2021年度预亏3.5亿-3.98亿元 。
母公司的亏损 , 对有妖气的影响显而易见 。 其从动漫到动漫影视化的竞争对手除了腾讯网易快看等 , 还多了B站以及A站乃至爱奇艺优酷等等 , 尤其是快看漫画 , 更是取代有妖气成为独立动漫平台的佼佼者 , 截至日前 , 快看已经有8轮融资 , 最近的融资是2021年8月23日 , 快看对外宣布完成2.4亿美元融资 , 由建银国际、One Store、腾讯、Coatue、天图资本等投资——刷新了漫画行业融资额纪录 。

对手们粮草充足 , 有妖气储备不足 , 自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
但更大的变化还是来自于二次元市场开始由动漫朝着动画转型 。 视频平台在动漫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 , 动漫平台也纷纷在动画领域发力 , 这时候行业的主角已经开始变成资本和流量都更强的视频平台——腾讯B站以及爱奇艺 , 已经被称为动漫、动画市场的“vc” , 从动漫创作到动画制作 , 都离不开平台的注视 。
习的文武艺 , 卖与帝王家 , 应该是“有妖气”的宿命 。 2021年11月 , 奥飞娱乐发布公告称同意将全资子公司北京四月星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给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转让价格为6亿元 。 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 , 奥飞娱乐相关负责人表示 , 6亿的估值和9亿的计算方法不同 , 但其卖出有妖气也是从公司战略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