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太狼|过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为什么还在拍?( 二 )


黄伟明后来回忆:“最终,狼和羊这对传统冤家胜出。”他和团队开始分组设计形象,最后把设计好的形象贴到小学和幼儿园的走廊上,让学生挑选,得票数最多的就确定为主角形象,“喜羊羊与灰太狼”就这样诞生了。

灰太狼|过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为什么还在拍?
文章插图

比起人物性格,黄伟明先确定的是角色名字:喜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美羊羊等,名字大多大用了词语的谐音,朗朗上口。人物的性格随着名字的确定而各自有了鲜明的特征。
他认为,比起一个角色有复杂的多面性,仅有一个鲜明性格特质的角色更容易被记住。而当不同性格的人遇到同一问题的时候,不一样的反应又有着一定的趣味性。
对这一观点最有力的验证,是收视率。
《喜羊羊与灰太狼》最先在杭州少儿频道播出,结果40集还没播完,频道总监打电话过来说,火得不得了,加紧制作。据了解,后来动画片在10多家电视台播出,然后扩大至30多家,最高收视率一度高达17.3%,成为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收视之冠。2008年,《喜羊羊与灰太狼》还获得了白玉兰最佳国产动画银奖。
奖项和三年累积的第一批观众让喜羊羊成为了一个被市场熟知的国产动画品牌。而迈入电影市场,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当时的动画电影市场并不景气。2008年,由林超贤导演的《风云决》以3300万元的票房改写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的纪录,而上一个票房冠军,还是1999年上映的《宝莲灯》。

灰太狼|过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为什么还在拍?
文章插图
《风云决》讲述的是聂风和步惊云的故事
广东原创动力找到《风云决》的出品方上海文广新闻传播集团谈合作,确定了制作电影版的计划。双方把《牛气冲天》的上映日期定在了2009年1月16日,即寒假第一天。
结果电影上映3天,票房便突破3000万元大关,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影院拷贝不足的情况,片方还临时作出了向全国追加100个拷贝的决定。最终,电影票房突破了1亿元,大大超出了片方的预期。
成功后,复制之路开启。2009年至2015年,“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连续七年在一月份推出一部以生肖为主题的大电影,前五部票房过亿元。其中,2012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更是创下了该系列的最高票房纪录——1.67亿元。
可惜,好景不长。自2014年开始,“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电影在发展到巅峰后,开始坠落。
难以夺回的战场
2014年,连续五年位居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大电影被拉下冠军宝座。
强劲的竞争对手正在以潜伏的姿态发起攻击。晚一天上映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是国内首部3D动画大电影,也是《熊出没》的第一部贺岁电影,总票房高达2.48亿元。而《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仅收获了8625.8万元票房。

灰太狼|过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为什么还在拍?
文章插图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
败因在于故事。电影的一条支线是白马王子和蓝马公主的爱情故事,制作方还为其还找来了当时大热的演员郑恺和白百何为两个角色配音。但在细节上,仍能看出主创不成熟的想法。比如说白马王子在遇到自己心爱的公主时,羞于告白,为了表现紧张情绪,编剧为角色设计的台词是“美丽的姑娘,我……我爱看喜羊羊”。
受限于生肖主题,主创团队选择从其他方向去找新花样,尝试加入童话、寓言、神话等多方面元素。但缺乏好的融合,无法满足观众日益提升的审美需求,再加上动画电影的激烈竞争,让《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系列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困境。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曾在2009年离开广东原创动力,自立门户,推出长篇品牌动画系列《开心超人联盟》,有多部的豆瓣评分在9分左右。后来,他重回“喜羊羊与灰太狼”团队,在2015年亲自操刀了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羊年喜羊羊》,也并未扭转颓势,票房仅6760.8万元,为该系列大电影票房最低的一部。

灰太狼|过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大电影,为什么还在拍?
文章插图
杨阳洋在电影中为童年喜羊羊配音
2016年,面对该系列电影缺席寒假档和春节档的疑问,《喜羊羊与灰太狼》制作方表示:“关于《喜羊羊》电影,我们品牌也有自己的规划,暂时不方便透露。”
此时的电影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优质动画正在崛起。神话题材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魔童降世》一再创造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奇迹,而《大护法》《罗小黑战记》《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动画电影在美术、内容深度、拍摄手法上都各有所长。相比之下,《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在制作上就显得粗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