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中国水产研究院实验:螃蟹死后的不同时段中,被食用的风险程度( 二 )


但也要注意最好现买现吃 , 不要贪图便宜大量储存 , 更不要反复解冻 , 否则就会解锁厕所、医院、新闻一条龙了 。
冰鲜螃蟹的烹饪方法也需要注意 , 这个时候就不太建议直接蒸熟就吃了 , 完全吃不出螃蟹自身的美味 , 所以最好是用油炸、大火爆炒的重口味方式 , 比如香辣蟹 。
当然 , 那种打捞上来就已经快死掉的螃蟹则坚决不能吃 。
螃蟹死后不同时段的食用风险前段时间农业农村部直属的综合性渔业科研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他为了对民众提出的疑问做出科学的解答 , 用大闸蟹和梭子蟹两种样本进行实验 , 通过数据更直观的告诉民众为什么死蟹或是隔夜螃蟹容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及中毒反应 。
这项实验内容是通过对螃蟹鲜活及死后24小时内不同时间段的分别取样进行测定 , 从而通过数据得出死蟹的危害 。
研究院专家说判断螃蟹死后有没有食用风险 , 主要看两点 。
分别是菌落总数是否迅速升高 , 以及是否含有致病菌;和螃蟹死后 , 体内是否会产生组胺、尸胺、腐胺等有害的生物胺类物质 。 通俗来讲就是看有没有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细菌 。
实验结果表明:“大闸蟹死后2小时内菌落总数激增;死后2小时菌落总数增长22%;死后5小时检测出有害生物胺;死后24小时内菌落总数共增长55%;死后一天大闸蟹已明显出现腐臭味 。 ”
螃蟹是高蛋白的生物 , 死亡5小时后 , 体内蛋白质类会形成一种分解成含硫的生物胺 , 有一定风险 。 “生物胺是生物体内正常的活性成分 , 分为精胺、组胺、色胺、腐胺、尸胺等 。 螃蟹死后 , 组氨酸分解更加迅速 , 死亡时间越长 , 体内积累的组胺越多 , 普通的烹饪方法根本无法灭菌 。 ”
我们发现 , 新闻上说的大部分当事人的生理病症都是由组胺中毒引起的 , 对于平时身体健康的人来说明显病症就是脸部泛红、头晕头痛、心跳加速而且伴有恶心呕吐、腹部不适等症状 , 对于重症病人或者心肺功能不全的人来说 , 严重者能导致死亡 。
另外 , 死蟹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可产生氨气 , 氨是无色而有刺激气味的碱性气体 , 短期内大量吸入会引发呼吸困难头痛恶心的症状 , 严重这会导致肺水肿、新增骤停甚至危及生命 。 吸入就已经很危险了 , 就更别提是不新鲜的螃蟹在您的体内产生氨气了 。
结语因此小编在这里劝告大家:螃蟹虽好 , 也充满了丰富的营养价值 , 但是吃螃蟹一定要吃新鲜的、活的!
另外 , 如果你真是个吃蟹小能手 , 螃蟹买得多 , 可以将螃蟹放进冰箱保鲜 , 在螃蟹上下各搭一条湿毛巾并留出呼吸口 , 温度保持在7度以下让螃蟹休眠保存 ,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其“健康” , 但是也不能超过3天 。
另外再次强调 , 不要因贪小便宜 , 而去吃不新鲜的螃蟹 。
【蛋白质|中国水产研究院实验:螃蟹死后的不同时段中,被食用的风险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