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江|未来三天东北地区这场大范围降雨对秋粮生产影响几何?


连江|未来三天东北地区这场大范围降雨对秋粮生产影响几何?
文章图片
连江|未来三天东北地区这场大范围降雨对秋粮生产影响几何?
文章图片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7成多 , 是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目标的关键 。 这其中 , 东北地区粮食总产量占到全国秋粮比重超过1/3 , 可谓秋粮的“主阵地” 。 根据近日农业农村部消息 , 今年全国秋粮面积增加 , 长势总体良好 , 丰收有较好基础 , 但关键要抓好农业防灾减灾 , 确保秋粮丰收 。
根据气象预报 , 在东北冷涡的持续影响下 , 8月24日至26日东北地区将迎来一场较大范围的降雨 。 这场降雨对东北地区关键时期秋粮生产有什么影响?未来一段时间东北地区还需重点防范哪些高影响天气?记者采访到国家气象中心生态和农业气象中心正研级高级工程师延昊 , 就此进行分析解读 。
未来三天东北地区这场雨有多大?对于作物发育是喜是忧?
未来三天 , 受东北冷涡影响 , 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西部将有中到大雨 , 局地暴雨 , 降雨量有10毫米至100毫米 , 上述地区局地或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
目前辽宁中东部、吉林南部和黑龙江东部和南部土壤过湿 , 强降水会导致辽宁中东部和吉林南部农田土壤过湿加重或再次积水 , 局地强降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可能造成玉米等秋收作物倒伏 。
建议大家做好防范 , 强降水过后及时疏通沟渠河流、排出田间积水 , 对出现严重倒伏的地块进行科学补救 , 促进作物恢复生长 。
延昊介绍 , 这次降水过程结束后 , 一直到8月底前 , 东北地区气温正常或略偏高 , 没有明显阶段低温 , 大部时段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 , 水热条件总体对秋收作物灌浆乳熟有利 。
从目前来看 , 今年东北地区的“雨热配置”状况如何?
如果从常年平均气象数据来看 , 东北地区东部相对容易受到“涝”的影响 , 东北地区西部则容易受到“旱”的困扰 。 而今年 , 降水量“东西不均”的状况得到了很好的再配置——
过去一个月(7月25日-8月24日)里 , 辽宁大部、吉林东部和黑龙江东部降水接近常年或偏少3~5成 , 与上述地区降水偏少的状况形成对比的是 , 东三省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大部降水偏多3~8成 。 延昊介绍 , 8月24日—26日东北地区的降雨过程也大致延续了这种有利的降雨格局 。
再从气温上来分析 , 7月25日-8月24日 , 东北大部地区温度接近常年 。 延昊分析 , 这样的水热条件匹配整体利于作物生长发育 。
在这种有利天气形势下 , 目前 , 东北地区一季稻处于抽穗开花至灌浆期 , 玉米大部处于吐丝灌浆至乳熟期 , 大豆处于结荚鼓粒期 , 长势较好 。 大部作物发育期接近常年同期 。
不过 , 延昊提醒 , 部分地区出现的阶段性不利水热条件 。 东北地区8月8日-17日气温持续偏低 , 大部地区较常年同期偏低1~2℃ , 黑龙江东部、吉林东北部偏低2~4℃ , 造成部分作物发育进程放缓 , 吉林东部局部开花期的水稻遭受冷害 。
未来一段时间 , 东北地区秋粮生产需要重点防范哪些不利天气?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 , 未来一段时间 , 东北地区气温正常或偏高 , 东北地区中北部初霜偏晚 , 对秋收作物灌浆成熟及收获有利;东北地区西部降水偏多 , 阶段阴雨和农田湿涝不利于作物正常成熟和秋收 , 应加强防范 。
延昊提醒 , 东北地区各地加强秋收作物后期田间管理 , 做好灾害防御工作 , 促进作物充分灌浆和正常成熟;发育期偏晚地区积极采取促早熟措施 , 降低后期遭受早霜冻风险;降水偏多地区及时排涝散墒 , 同时防范局地渍涝以及大风、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导致作物倒伏受灾 。 水稻产区在冷空气期间注意灌深水 , 夜灌昼排 , 适度晒田以提高水田泥温 , 促进水稻恢复生长、提高灌浆速度 。 另外 , 各地注意加强作物灌浆期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 (卢健)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连江|未来三天东北地区这场大范围降雨对秋粮生产影响几何?】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 , 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 , 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 邮箱地址:jpbl@wccm.sin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