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甘肃简牍博物馆主编《悬泉汉简》( 二 )


【爱历史】甘肃简牍博物馆主编《悬泉汉简》
文章图片
孔家坡汉简|图源《简牍名迹选·湖北篇二》(日本二玄社出版)
总体来讲 , 日书文献是古人在面对未知世界时希求获得心灵慰藉的产物 , 这与我们今日喜欢看星座运势、生肖属相在道理上是相通的 , 可谓古今中外 , 心同理通 。 秦汉时期人们非常迷信日书 , 从而产生的非常复杂多样的日书文献群 , 当朝的王公大臣至平民百姓无不生活在此类文献的支配下 , 甚至某些方术士的占卜能够影响朝政局势的发展 。 但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逐渐深入 , 这一类文献迅速消亡 , 此后便以更为简洁、隐秘的形式发挥着它的功用 , 比如今日依然可以买到的老黄历中记载“宜”“忌”的内容 , 最早的形式就是秦汉时期的日书文献 。
【爱历史】甘肃简牍博物馆主编《悬泉汉简》
文章图片
不问苍生问鬼神|图源网络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具备了科学知识 , 知道这些命理之说并不靠谱 , 甚至觉得秦汉时期人们的思维略显荒诞 。 我们会觉得他们时时生活在未知的恐惧之中 , 被很多东西所束缚着支配着 。 但正是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行 , 后来的我们才在前人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起了对世界正确的认识 , 不被命理之说所惑 , 这正是历史学“鉴古知今”的魅力所在了 。 当然 , 我们在回望历史的时候 , 猛然发现古人像是生活在异次元世界的人类 , 他们的生活似乎充满着光怪陆离的景象 , 他们生活在其中 , 有着属于他们自己的应对之道 , 这些日书文献正好是我们打开他们心灵世界的钥匙 。
参考文献:
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随州市考古队:《随州孔家坡汉墓简牍》 , 北京:文物出版社 , 2006年 。
2.陈炫玮:《孔家坡汉简日书研究》 , 中国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论文 , 2007年7月 。
3.陈国庆:《汉书艺文志注释汇编》 , 北京:中华书局 , 1983年 。
4.何宁:《淮南子集释》 , 北京:中华书局 , 199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