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乾隆给英国国王下了道圣旨,今藏于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可笑( 二 )


但是他没有 , 英国使者诚恳的请求 , 换来的却是一封976字的自吹自擂一般的圣旨 , 这令人发笑 。 俗话说得好“人在做 , 天在看” , 进入19世纪后 , 清王朝就需要为之前的狂傲付出惨痛的代价 。
丧权辱国的清王朝 , 最终被西方列强打开了国门 , 愤怒的人民也推翻了它 。 清王朝虽然被烈火焚尽 , 但那封976字的圣旨却依然留在了大英帝国博物馆 , 向人们诉说着那个年代乾隆的可笑 。
【历史故事】乾隆给英国国王下了道圣旨,今藏于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可笑
文章图片
【历史故事】乾隆给英国国王下了道圣旨,今藏于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可笑】这封信不仅是一段历史 , 更能反映出乾隆在执掌国家时 , 并没有保持平常心态 , 而是有一点小成绩就盲目自大 。 他是康乾盛世的继承者 , 继往开来的一代明君 , 却也是一个夜郎自大的民族罪人!
清朝与西方的差异
当时 , 如果说中西方之间究竟有什么差异 , 那么就是在制度上的差异 。 16世纪之后 , 西方各国中的旧势力 , 陆陆续续被新兴的资产阶级淘汰出了政坛 , 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政坛制度 。
这与满清的旧制度相比 , 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进步 , 只不过这种社会进步所造成的差异 , 不会一时半会就生效 。 尤其是在满清的经济能力 , 还在向上攀升的状态下 , 就更不容易暴露出这一差异背后的问题 。
【历史故事】乾隆给英国国王下了道圣旨,今藏于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可笑
文章图片
制度上的差异 ,, 使得中西方在生产力水平方面 , 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 在西方人眼中看来 , 新的制度为他们提供了保障 , 不管是任何人都必须要遵循法律的契约精神 , 哪怕你是国王 , 你都没有资格能侵犯我的私有财产 。
有了内推动力自然会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 , 在此情况下 , 西方的科技开始蓬勃发展 , 很快就迎来了工业革命的洗礼 。 但是这一切在清朝却是不可能的 , 在清朝随着时代的变迁 , 君主的权力反而是在不断地加强的 。
国家对于君主来说更像是私有财产 , 而不是天下人共有的国家 , 在这种情况下 , 清朝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 。 再加上 , 封建统治者的愚民政策 , 使得更难有科学方面的进步 。
【历史故事】乾隆给英国国王下了道圣旨,今藏于大英博物馆,976字、字字可笑
文章图片
这一切在最早的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那么明显 , 但在乾隆年间却有着很明显的显现 , 结果或许不会那么快体现 , 但后世子孙一定会要为自己的前人额所作所为买单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近代史便是一个很好的现实 。
对此 , 你有什么看法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