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二 )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文章插图
秦长城截面,能清晰看到两层夯土之间用芦苇等材料隔开,这样既能增加稳定性,也能增加排水性
许多段长城都是简单的夯土墙,并没有用砖石包砌,只不过在修筑长城时,工匠们向夯土内填入了大量木制插竿和芦苇等植物是为了提高夯土墙的结构强度、稳定性和排水性,但这种筑墙材料不如砖石结实,在风雨交加下容易倒塌 。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文章插图
秦长城的剖解图
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新考证,长城东起至鸭绿江畔的辽宁虎山,而不是山海关,之前的明长城东起山海关说法不实,明代长城在山西省黄河以西的地区,主要使用夯土版筑法修筑长城,而在山西黄河以东地区则大幅使用砖石作为修筑长城的材料,*** 出了大量砖砌长城,现在所能见到的砖砌长城都是明代所筑 。
在砖砌长城时,明代工匠们砌砖会使用一种糯米砂浆(将糯米捣碎加水惹成糊状,向其倒入一定量的沙子、碎石粒和煤渣等固体材料调和,糯米砂浆干后非常坚硬),工匠们以坚固稳定的花岗岩石作为地基,然后用砖和糯米砂浆搭建出两面基础宽度约6.5米,高约7米,并互相平行的墙体(外檐墙和内檐墙),之后往墙体中间填入碎石和杂土等,夯实后在上面铺砌砖块作为顶面(步道),这种以青砖包砌,佐以糯米砂浆、三合土溜缝,非常整齐、可以砌得很高 。耐侵蚀,不易坍塌 。明长城其城墙平均宽度超过秦长城2米,平均高度超3米左右,看起来雄伟美观 。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文章插图
泰长城与明长城的比较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

文章插图
慕田峪长城
历代中原王朝多为农耕汉族建立,为防御北方塞外游牧民族侵扰而修筑的万里长城,却没能挡住蒙元和满清的进攻,蒙元统治中国时期长城废用,尔后朱元墇将蒙元势力驱逐到边关塞外后,蒙元残余势力仍不断侵扰,为了让长城再一次发挥军事防御作用,明朝永乐年间对长城作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修葺、改造、增建,到了清代,由于蒙古和 *** 均被满清征服,一个跨长城、多民族统一国家形成,也成就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产生,随着长城内外的民族斗争消失,冷兵器时代结束,长城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但其精神价值和旅游价值不可估量,据有关部门测算,各朝代修筑长城总长度约21196公里,至今尚存8800多公里,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 。世界文化遗产 。
【万里长城的历史简介和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