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推荐 | 5 岁才让孩子上幼儿园,这个「变态」妈妈我很服( 二 )


好文推荐 | 5 岁才让孩子上幼儿园,这个「变态」妈妈我很服

文章插图
她所有的活动几乎都是自发的,我们不会逼她去做去锻炼 。
她喜欢的就可以做,有时看似危险,我们也不会阻止,但会关注她的安全 。
4. 经常出去走走,开阔眼界
有空我们就带桐桐到到各个地方走走看看,长长见识,输入形象记忆 。我带桐桐回姥姥家,她会上街帮姥姥卖菜,像模像样地帮人拿菜、装袋子、称重、收钱找钱 。
有些东西,她可能看过走过已经忘掉,但总有一部分东西留在了她的记忆里 。
你要问我是什么,坦白说我并不知道,但某一天,它们一定会以某种形式展现出来 。
03
拼音、识字、英语……我觉得不重要
好文推荐 | 5 岁才让孩子上幼儿园,这个「变态」妈妈我很服

文章插图
有朋友说,「你有功夫和心情带孩子真的蛮好的」,说我肯定比学校教得好,肯定教了她很多东西 。
非常感谢朋友的褒奖,很惭愧,我一点都不「肯定」,我总是小心翼翼解释:其实我并没有信心有学校老师教得好,而且我没有教她文化 。
很多「该教」的东西都没教她,比如拼音、汉字 。
比她大不到一岁的孩子,已经会念《西游记》了,她才认识「天地人,上中下」 。
不少孩子已经会说很多英语单词、句子时,她还只会瞎胡扯,自以为在说外语 。
说不羡慕,不着急是不可能的,但我们有自己的原则 。
朋友问,「那为什么你没教?」
我说,「我要教她很容易,保持不教才难 。」我教了一次「a」「o」「e」,被老公批了好几天 。
我若想教她认字,很快认识一大批汉字是没问题;若想让她背唐诗三百首,以她的记忆也不在话下 。
但想想在她这样宝贵的年龄,用心理学老师的话说,「一日抵一年」,用来死记硬背会不会太浪费了?
有很多比这个重要的事还来不及做呢 。
我不知道别人认为重要的事是什么 。
我认为傻玩、走向田野、漫无边际的想象、广阔的世界、学习习惯、规则规范、思想品德修养、体育活动、心理健康等等,这些都是重要的 。
我想为她的人生打上亮丽的底色,我希望这几年成为她一生前进的源泉 。
我希望她懂事、温暖、健康、快乐,而非以后拥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
我宁愿当我问起甲骨文识字卡里「泪」是什么字的时候,她说是「鱼从水里跳出来」,而不是简单回答我一个正确的发音 。
当然我也不是阻止孩子认字 。
到了孩子认字的敏感期,也不要错过 。可以用生动有趣的办法教她 。她现在已经对汉字感兴趣,有认字的意愿,接下来我会花更多时间做这件事 。
04
少有人走的路,是孤独的
好文推荐 | 5 岁才让孩子上幼儿园,这个「变态」妈妈我很服

文章插图
到了入园年龄没去幼儿园,不管有多少理由和客观原因,不管我们怎么按照自己的步调往前走,我们的内心并不坦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大部分时候坚定,偶尔也会动摇:会不会这样害了孩子?
在心理上,每个人都是趋利避害的高手 。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为了让自己好过一点,我们都会千方百计说服自己,相信利大于弊 。
但是,常常这边刚努力说服了自己,那边还要应对别人的质问或好心的建议;好不容易回复完别人,自己做了很久的心里建设又开始崩溃 。
另外,家里老人也接受不了 。
我爸本来就容易焦虑,刚好他住的小区里又有个幼儿园 。
每次我带桐桐去玩,他早上听到孩子们跟着老师念书、做操的声音,就受不了,开始念叨我:你看孩子多可怜,我看了就心酸,她本该也这样,愉快地去幼儿园 。
我说,「你怎么不换个思路想问题?人家的爸妈没时间带孩子,只好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你想想,别的孩子关在屋里念『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时候,你的外孙女却在大自然里切身体验这些,说不定别的孩子还羡慕她!」
我心里暗自难过:「连你看到都心酸,她亲妈你闺女是什么心情呢?你说出你的情绪和感受,舒服了 。我怎么办?我平复完自己的心,又得多久?」
老公也要应对他父母的逼问,「孩子还没上学啊,还没上学啊,上学啊.......」
但我俩有个默契:他爸妈的质疑批评他搞定,我爸妈的批评我来应对;自己的朋友自己解释,外面碰到的陌生人,可以不解释 。
04
不上幼儿园快乐,上幼儿园也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