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正确引导宝宝讲故事( 四 )


五、创造机会让孩子表演故事
平时家人、朋友聚会 , 可以让孩子表演节目 , 当然讲故事是最好不过了 , 孩子讲故事 , 不应苛求白壁无瑕 , 而应力求“顺理成章”家长应从幼儿的表情、动作等方面做指导 , 效果会更好些 。
让孩子经常参加各种故事比赛 , 更能激发孩子讲故事的兴趣 。孩子从听故事、讲故事、编故事中发展了语言、思维、能力、养成了大方、乐观、自信的开朗性格、把往日家长注入式的传授知识变为运用知识 , 这就更加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 , 使他们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更好地发展 。
如何给宝宝讲故事?根据宝宝年龄选择故事 。只有符合宝宝年龄特点、适合其理解程度的故事 , 宝宝才会感兴趣 。一般来说 , 1-3岁的宝宝理解力有限 , 喜欢以动物为主人公的童话 , 内容应贴近宝宝生活 , 可选择一些讲述生活常识、规范宝宝行为的故事 , 篇幅短小 , 情节简单 , 词汇尽量口语化 。随着孩子理解和思维能力的提高 , 故事内容可渐趋多元化 , 如思想品德、革命历史传统、自然科学常识等 , 情节要有起伏 , 词汇可使用浅显易懂的书面语 。如何给宝宝讲故事有以下技巧:
1、针对宝宝个性选择故事 。如果发现宝宝个性上的不足 , 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当的故事 , 潜移默化地引导宝宝个性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比如:对胆小懦弱的孩子 , 要多讲些英雄勇士的故事对粗暴霸道的孩子 , 要多讲些谦逊礼让的故事对爱慕虚荣的孩子 , 要多讲些颂扬内在美的故事 。
2、抓住教育时机选择故事 。孩子犯了错误 , 有时直接批评会给他造成心理压力 , 或产生逆反心理 , 强化错误行为 。这时如果借助具有教育功能的故事 , 就能有效地避免负面影响 , 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 。
3、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前要做些准备 , 如:了解内容 , 熟悉情节 , 以免讲述时结结巴巴 , 冲谈孩子对故事的总体印象 , 引不起兴趣 。
4、有实物的故事或有插图的儿童读物 , 可以一边指导孩子观察实物或插图 , 一边讲述 。
5、讲故事时要注意发音正确 , 吐字清楚 , 速度适中 , 语调要抑扬顿挫 , 有一定的节奏 。
6、努力做到绘声绘色 , 故事中人物的动作、思想感情 , 要通过手势、声调和面部表情表达出来讲述人物对话时 , 要根据故事中人物特有的年龄、身份、性格来变换语气 。
7、观察孩子听故事时的反应 , 发现注意力不集中 , 要分析原因 。如果因为讲述时间过长 , 就赶紧结束一时无法结束 , 可用疑问句暂停 , 激发孩子下次再听的兴趣 。如果有其他原因分散了注意力 , 可得用音调的高低变化 , 或稍加停顿 , 给孩子一个听觉上的刺激 , 从而引起他新的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