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放艾叶在门口是什么意思( 二 )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台湾民间也有在端午时贴“午时联”,它的作用和灵符一样,有些午时联上有下列的句子“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 。榕枝在民间的意义可使身体矫健“插榕较勇龙,插艾较勇健” 。也有地方习俗是挂石榴、胡蒜或山丹,胡蒜除邪治虫毒;山丹方剂治癫狂,榴花悬门 避黄巢,石榴花正是这个季节的花卉,也有治病的功能 。石榴皮为一常见的中药 。而石榴花和黄巢的关系,还有一段故事 。黄巢之乱的时候,有一次黄巢经过逼个村落,正好看到一个妇女背上背着一个较大的孩子,手上牵着一个年纪较小的,黄巢非常好奇,就询问原因 。那位妇人不认识黄巢,所以就直接说因为黄巢来了,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所以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骨肉,保全叔叔的骨肉 。黄巢听了大受感动,并且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 。
端午节挂艾草寓意什么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 。
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 。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惊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 。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镶毒气 。”一般人也有在房屋前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 。在农村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意思是,在清明节时要在门口插柳枝,在端午节时要在门口插艾草和营蒲 。艾草在农村很常见,它的茎和叶子都含有挥发芳香油,独特的气味既可以驱逐蚊蝇、净化空气以外,还是一味中药材 。
营蒲是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它的叶子又窄又长,和艾草一样,营蒲也同样含有挥发芳香油,有杀中灭菌的作用 。端午到,五毒出”,端午节过后天气会越来越炎热,降雨也会越来越频繁,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害虫和病菌滋生,所以为了避免害虫和病菌的产生对人体带来不利的影响,人们便会在门前、窗前悬挂艾草和曹蒲,驱除蚊蝇,杀菌防病 。
端午节悬挂艾草的讲究较多,在农村有端午艾草“两不挂”的说法 。其一,不挂被大阳暴晒后的艾草 。端午正值仲夏,是草本植物药性最强的时候,人们之所以会说被太阳暴晒后的艾草不能挂,是因为艾草被太阳暴晒后,药性便变得没有那么浓烈,所以为了让艾草的药性更大,驱除蚊蝇的作用越明显,人们一般会在端午节一大早时上山采摘 。
端午节门上挂艾草是什么意思在端午节挂艾叶是为了驱病、防蚊、辟邪 。在民间有着“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说法,到端午节的时候,将艾草、菖蒲等用绳子捆绑成为一束,悬挂在门上,或者是窗户边上 。插艾和菖蒲是重要的习俗之一,具有有辟邪、驱病的寓意 。
在古代,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打扫庭院、点雄黄水等,端午是入夏后第一个节日,气温上升,正是疾病多发的时期,蚊虫等害虫也多了,由于艾叶特殊的香味,悬挂艾叶就是希望能驱病、防蚊,达到杀菌防病的效果 。

节日习俗
在端午节当天有非常多的习俗,大家可能最熟悉的那就是吃粽子,粽子是由粽叶和糯米制作而成 。以前粽子口味是非常单一的,不过现如今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所以粽子的口味也是越来越多,有咸的有甜的,里面馅儿也非常多,很好吃 。
当然,端午节这天包粽子人们不仅是自己吃,还要将粽子抛到湖里面,目的是为了祭祀屈原 。因为屈原是投江而死,所以人们通过将粽子抛到水里的这种方式,希望鱼儿能够不伤害屈原的尸体,让他能够得以安息 。
【端午节放艾叶在门口是什么意思】在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之外,人们还会赛龙舟,此项活动在南方更加受欢迎,活动声势庞大,还会设立丰厚的奖金,所以吸引了很多人的积极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