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更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去教训对方,因为他自有他的功课等着他 。
另一个有助于宽恕的做法是自省 。
在种种伤害中,有一些是纯粹的伤害,比如交通肇事、疾病、战争、被抢劫、被掉下的广告牌砸到 。而另一些伤害,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同事、朋友、邻居间的,往往就更复杂 。如果深究下去,有时我们并不是绝对无辜的受害者,或许我们在受伤的同时,也伤害了别人 。
很多人际间的冲突,双方都有责任 。如果我们能把重点放在反省自己、理解他人上,那我们就更容易去宽恕 。当你能运用同理心,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看,你甚至会发现事情竟然不是你最初所感觉的那样 。比如夫妻俩有矛盾时,双方都向自己的好友倒苦水,我们听每一方的倾诉,都会觉得他或她是受害者 。但是如果双方能放下自己的那一套陈词,认真地换位思考,那么他一定能发现自己不是绝对无辜的,至少他能看到自己是怎样一步步地促使事件升级的 。
孟子说得好:“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对别人好,别人却并不对你热情,那就先反问自己的仁德够不够;管理别人,别人不听,就反问自己是否足够有智慧;礼貌待人,别人并不回应,就先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敬意 。行为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反省自己 。自身端正了,天下人自会归附 。
所以当跟人有了冲突,先别急着责怪怨恨别人,先反省自己 。
承认了自己的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去宽恕 。我们可以说,那好吧,我先不算你的账了,我先去努力改正我这一方面,然后再看看事情有没有改善 。如果我们凡事都能这样去想,那么事情自然会向好的方面发展 。关键就是,我们不要等着别人去扭转这个局面,不要给宽恕设定条件 。宽恕是无条件的,而不是“只有当你怎样,我才去宽恕” 。我们只要自己去宽恕、去反省、去改正,就可以了,不必管别的 。
决定去宽恕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 。而从决定,到能真的放下、能跟对方和解,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完成了,我们就轻松了,也成长了 。
宽恕过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很强大 。你将体会到巨大的掌控感 。你不再被动 。你丢掉了伤害 。你跳出了受害者的角色,变成了自己生活的主宰 。
如果可能的话,你还可以去尝试宽恕的最后一个环节——以德报怨 。这可以是一个完满的句号,可以是宽恕行为的升华,也可以是当你还做不到宽恕时,帮助你看到宽恕的神奇力量的一个做法 。
以德报怨
老子说要“以德报怨”,孔子说要“以直报怨”,就是说要用公正去对待错误的行为 。
以我的理解,两者的差别是所谈论的角度的不同:孔子是从管理、统治的角度来说的,强调的是制度的公正 。老子是从个人心灵和宇宙真相的角度说的 。
怎样理解以德报怨呢?
曾看过美国人讲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高中生是校篮球队成员 。她突然发现自己的好友在比赛中故意不再给自己传球 。好友似乎在孤立她、戏弄她,成了她的敌人 。她把自己的愤怒跟爸爸说了 。并决定下次比赛时也让对方出出丑 。可是爸爸给了她一个她认为最糟糕的建议:下次比赛时,你一拿到球,就传给她!爸爸说这招一定管用 。赛场上,女孩拿到球,听到爸爸在场外的喊声,就真的把球传给了这个队友 。对方很惊讶 。整场比赛中,女孩一有机会就把球传给她 。后来,队友也开始给她传球 。在这场比赛和后来的比赛中,她们配合得越来越默契,结果是,整个队得分更多,她们俩每人进球的次数也更多 。这个女孩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抛开了所谓的恩怨,实现了双赢的合作 。
我们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你无缘无故地遭遇了别人的敌意 。这时该怎么办呢?
如果以直报怨,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表面上看似乎很过瘾,但是结果并不好 。不论你的报复行为是否实施了、是否成功,最后深陷于伤害之中的仍然是我们自己 。当我们报复成功了,伤害了他人之后,我们真的就能释怀了、坦然了吗?我们内心里没有一丝愧疚或恐惧吗?我们和对方之间的仇恨就此一笔勾销了吗?结果正相反,我们的仇恨从此加倍了、扎根了 。这当然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 。
那么我们还可以怎么办呢?
首先,尝试着把伤害你的人当作一个人去看待,在他身上找到任何一点值得同情的地方,然后用同情心来帮助你去宽恕他 。这么做是有理论根据的:宽恕和同情心的脑波发生在大脑的同一个位置 。
- 乒乓球拍底板如何选择
- 如何给德牧洗澡
- 微信公众号变现的6大途径大盘点 订阅号如何变现
- 教你3个方法(让视频变清晰 视频清晰度怎么提高)
- 手游海外如何推广分两种情况
- 最正宗的热干面做法如何做热干面
- 醋泡黄豆能减肥吗醋泡黄豆能不能减肥
- 404,505,502究竟代表什么含义?别再让你的网页再走丢了!
- 曾是孩子最爱的零食,现在却没多少人再买,果冻到底去哪里了?
- 小升初的假期怎么过?掌握三个方法,孩子初中成绩进步大分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