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导弹飞行1万多公里,覆盖全球,为何战略轰炸机没有被淘汰( 二 )


【洲际导弹飞行1万多公里,覆盖全球,为何战略轰炸机没有被淘汰】综上所述 , 战略轰炸机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的 , 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 , 无论从技术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 , 以后能玩的转战略轰炸机的大国 , 也只有技术经济实力都非常雄厚的国家了 , 像英、法这样的老牌欧洲强国 , 基本上都放弃了战略轰炸机的研制和使用 , 一来养不起 , 二来研制不起 , 三来反正打仗的时候的都是给美国帮忙 , 美国是主力嘛

单纯从打击能力来讨论的话 , 陆基核力量在中俄两国的核力量中都占据主要地位 , 在美军中地位略低于潜射核力量 。陆基核力量的特点是 , 射程远 , 当量大 。而战略轰炸机所携带的巡航导弹由于受弹体尺寸限制 , 射程多在3000以下 , 且当量较小 , 尤其是早期的核炸弹更是需要临空轰炸 。
从自身生存能力来讨论的话 , 潜射核力量的生存能力最强 , 其次就是空基也就是战略轰炸机 , 然后是陆基机动核力量 , 最后是部署在固定发射井里的 。这中间的差别分别源于被发现难度、被追踪难度、被打击难度 。这里面尤其是陆基核力量 , 现在绝大部分陆基核力量发射都必须依托预设发射阵地 , 而发射井和发射阵地都是固定的 , 在现代天基侦查能力面前 , 其实就像标注在地图上的城市一样显眼 , 可以说是在第一波核突袭中的必选目标 。而空基力量 , 在收到预警后可以迅速升空值班待命 , 生存能力强了不止一个量级 。
从部署和效果来讨论的话 , 核力量真正使用的机会很小 , 尤其五常之间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核力量的展示更多就是一种决心的宣示 , 表明己方态度而已 。既然是展示 , 就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 , 那么 , 沿着威慑对象领空线飞翔的携带实弹的战略轰炸机的视觉冲击力就比起竖发射筒的发射车实在多了 , 现场感也更强 , 而且只是花点航油钱 , 比起发射一枚哪怕中距弹动辄1个亿要便宜太多了 。更何况 , 发射实弹的演习敌对意味太浓 。俗话说“做人留一线 , 日后好相见”嘛 , 还是战略轰炸机可硬可软 , 可大可小在国际舆论控制上方便多了 。
以上三个方面对比后 , 除了射程和当量 , 生存力和部署灵活度方面战略轰炸机都更具备优势 , 更何况战略轰炸机还可以在己方具备绝对制空权的情况下用常规打击手段横行于敌人领空 。所以 , 至少在现阶段 , 陆基核力量是不可能取代战略轰炸机的 。
个人见解 , 欢迎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