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硅棒是什么( 三 )


相比之下,锗的含量只有100万分之7,含量十分稀少,而且几乎没有比较集中的锗矿,
这就造成锗的开采成本是硅的几百倍,商业价值很低 。
金刚石虽然有集中的金刚石矿,但含量太少了 。2015年,全球半导体级的多晶硅需求超过6万吨,每年都在增长 。想要替代硅的话,上哪去找每年6万多吨的金刚石?
金刚石提纯难
金刚石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要去除这些杂质,以目前的 科技 ,很难做到 。而硅的提纯相对容易得多,将硅石在电弧炉中熔化,用碳或石墨还原,得到硅含量98.5%的工业硅(又叫“金属贵”),然后粉碎成微细粉末,与液态氯化氢(不是盐酸,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在大约300摄氏度发生反应,生成三氯氢硅,经蒸馏、精制,获得很高的纯度,然后将高纯三氯氢硅与超高纯氢发生还原反应,得到纯度99.999999999%的多晶硅(比纯金多7个9),然后拉制单晶硅 。
一根直径12英寸(目前最大)的单晶硅棒,高约2米,重约350公斤,纯度99.999999999%,相当于100亿个硅原子中,允许1个杂质原子存在 。
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硅的提纯就是一系列连续的氧化、还原反应 。要让化学反应产生,元素的化学性质需要相对活泼,但金刚石的主要成分是碳元素,碳的化学性质远不及硅活泼,难以进行去除杂质的氧化、还原反应,纯度提升很难 。
金刚石加工难
在提纯难关之后,加工的难题才是最大的难题 。制作芯片前,单晶硅棒需要切成薄片,硅的硬度虽然高,但可以利用自然界最硬的物质金刚石进行切割 。
但,用金刚石做芯片基体材料,切割将是难题,用金刚石切割金刚石,效率低,费用高,只能用硬度更高的人造物质 。
目前已知硬度最高的人造物质是碳炔,硬度是金刚石的40倍,但还处于试验阶段,未到大规模商业化阶段 。如何将金刚石切片,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
就算不久的将来,碳炔能顺利商用,金刚石能被切成薄片,真正的难题来了:如何制造绝缘膜?
在硅片上制造绝缘膜非常方便,将硅片放到900摄氏度左右的高温水蒸气环境中,硅片就会与氧发生热氧化反应,在表面生长硅氧化膜——二氧化硅(玻璃的主要成分),然后对其涂抹光刻胶,进行刻蚀,再配合其它工艺和材料,就可以得芯片 。硅氧化膜具有不吸潮、耐酸碱、导热性好、光学性能稳定、绝缘性能良好的特点(感觉抽象的,脑想想玻璃的特点),是芯片制作的前提,而且通过硅这种基体材料就可以方便地得到硅氧化膜,正是因为硅氧化膜如此重要,得来又如此容易,加上硅含量丰富,所以硅才被称为“上帝赐给人类的财富” 。
金刚石做芯片基体的话,氧化膜从那里来?金刚石本身是纯碳,其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态,充当绝缘?那是不可能的,一形成人家就跑到空气中逍遥自在了 。用其它氧化物?试验验证、工艺流程研发、设备改造,花钱海去了,还不一定能成功 。
总之,用金刚石做芯片基体材料,不仅含量少,而且加工极难,商业价值极低,由于这些缺点,根本不可能取代硅在芯片行业的地位 。
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弄清三方面问题:
我认为,金刚石不能代替芯片的基体材料硅。
哪些材料能用于芯片基体?
能用于制作芯片基体的半导体材料有如下几类:
由上述分类可以看出,金刚石的确是半导体材料,有做成芯片基体的潜能 。接下来需要考虑,金刚石能否满足芯片对基体材料的要求 。
金刚石能否替代硅?
这个问题需要从两者的化学特性和工业制作成本来考虑 。
一、化学特性对比
硅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晶体硅为灰黑色,无定形硅为黑色,密度2.32-2.34克/立方厘米,熔点1410 ,沸点2355 ,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 。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 。硬而有金属光泽 。
硅的电导率与其温度有很大关系,随着温度升高,电导率增大,在1480 左右达到最大,而温度超过1600 后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金刚石它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金刚石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 。其结构是正八面体晶体,晶体中每个碳原子都以sp3杂化轨道与另外4个相邻的碳原子形成共价键,每四个相邻的碳原子均构成正四面体 。晶体类型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硬度非常大,不导电,熔点在3815。金刚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 ,在空气中为85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