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纹羽病:该病是一种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先侵入苗木根部的须根,然后扩展到侧根、主根 。病根表面有白色或灰白色网状菌丝,在腐朽苗木的根部产生圆形黑色菌核 。它主要危害果树及针、阔叶树种 。
2.根腐病:危害苗木的根腐病有两种类型:即细菌性根腐病和圆斑根腐病 。前者为细菌性病害 。根部被害形成大如核桃,小于豆粒状的肿瘤,受害苗木植株矮小,叶片黄化、脱落 。后者由真菌危害所致,主要由镰刀菌侵染所致,这种病菌潜伏在土壤中,当环境适宜时,产生菌丝,使林木根部接触后被侵染,受害苗木地上部分症状表现有萎蔫型、青干型、叶缘焦枯型、枝枯型等 。造成枝条干枯,皮层坏死易剥离,最后全株枯萎死亡 。
3.白绢病:根部感染后病部呈黄褐色至红褐色湿腐、多汁液,后期皮层组织腐烂成泥状,有酸味,地上部分枯死 。
4.根朽病:该病由担子类真菌侵染引起,针、阔叶树种及其幼林,成熟林都会被侵染 。主要症状是感病后苗木地上部分枝叶变黄、早落或叶形变小,枝叶稀疏,枝条枯萎死亡等;针叶树种在根茎部位发生流脂现象 。在苗木受害的病根皮层内,病根表面及土壤内,有黑褐色的根状菌索 。在苗床表土延伸,接触到其他苗木根部时,沿根部表面扩展,使主根及侧根染病,使苗木枯萎死亡 。
5.根白腐病:该病为真菌性病害 。主要通过病根与健康根部接触而传染,病害发生后不断向四周蔓延,而使其他苗木染病 。感病部位表现为淡紫色,接着出现黑色斑块,斑块逐渐转成白色,松类苗木根部还有流脂现象 。病苗地上部分表现为针叶转黄色或淡黄色,叶形短小、早落、枯萎 。
防治方法:
1.土壤消毒:育苗时给苗床进行药剂消毒 。对多种根部病害杀菌效果较好的药剂有绿亨一号2000至3000倍液,绿亨二号、甲基托布津,或绿亨一号加福美双(1∶9)500至600倍液灌根 。灌根以每年早春及夏末病菌开始活动时分两次进行为佳 。
2.加强肥水管理:增强苗木长势,提高抗病性,苗木四周要开好排水沟,以降低地下水位;在干旱时要及时抗旱,利于根系健壮生长 。苗木进入生长期后,应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及时发现病株,立即清除,并带出出圃地烧毁,防止交叉感染,开沟带隔离病原 。
3.及时用药:苗木病害发生后,应分别类型、对症用药 。根腐病可在病株根部浇灌0.2%至0.3%的亚砷酸钠;白绢病可用绿亨一号800至1000倍液灌根处理;根白腐病可浇灌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根朽病可浇灌福美双500至600倍液;白纹羽病发生后,拔除病株后立即用20%石灰水消毒土壤,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防治,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江西绿农赠编
彩叶草有哪些病虫害症状?如何防治?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立枯病,生长期易发生灰霉病,室内栽培时还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为害 。
(1)猝倒病症状及防治 。
种子萌芽后至幼苗出土前受害,造成烂种、烂芽;幼苗茎基部呈水渍状黄色病斑,后为黄褐色,缢缩呈线状,倒伏;湿度大时在病部及周围的土面长出一层白色如棉絮状菌丝体 。
加强栽培基质的消毒;发病初期及时喷50%多菌灵500倍液,每隔5~7天喷一次,连喷或交替喷2~3次 。
(2)立枯病症状及防治 。
自幼苗期至定植均可受害,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逐渐凹陷,病部缢缩,当病部扩展至绕茎一周时,植株直立状枯死,一般不倒伏 。
避免高温高湿;加强栽培基质消毒;发病初期喷洒50%立枯净可湿性粉剂900倍液,每平方米2~3升 。
(3)灰霉病症状及防治 。
近地面的茎叶呈水渍状,变褐腐败,并向上扩展,病部出现灰黄色霉层,严重时茎叶枯死 。
保持株间良好通风透气性;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
(4)虫害 。
室内栽培尤其是温室栽培时易受到介壳虫、红蜘蛛和白粉虱等为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防治;在生产过程中也可采用地膜全覆盖和挂防虫板等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
果树病虫害的防治措施一般条件下,防治果树病虫害的方法有四种,即人工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方法,其具体内容为:
人工防治是指结合栽培管理,通过施肥、翻土、修剪、疏花疏果来消灭病虫害,或根据病虫发生特点人工捕杀、摘除、刮除来消灭病虫 。生产中这种方法用得很多,几乎每种病虫的防治都用得到 。如冬季清理落叶落果、刮粗皮、剪病枝,生长季节捕杀天牛、茶翅蝽、金龟子、舟形毛虫等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活体自然天敌生物防治病虫 。目前我国主要用于防治害虫,可以大量人工繁殖释放的天敌有苏云金杆菌、微孢子虫、昆虫病原线虫、昆虫病毒、白僵菌、赤眼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 。物理防治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光、电、热、风)或器械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捕杀、诱杀、阻隔、辐照技术的使用等 。如黑光灯诱虫,果树涂白驱避害虫产卵,诱蛾器皿内放置糖醋液、性诱剂等 。化学防治利用各种来源的化学物质防治病虫的方法 。目前主要指化学农药的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