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的繁殖方法(播种繁殖)
1.基质,排水性要好
播种繁殖在鼠尾草的繁殖方法当中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我们在对其进行播种繁殖之前,首先要选择基质 。一般最好是选择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作为基质,因为这样的土壤排水性比较好,能够让植株更好的吸收养分,也不容易出现积水的现象 。
2.催发,浸泡1-2天
因为鼠尾草的种子外壳比较坚硬,所以我们在播种之前最好是将其浸泡在40℃左右的温水当中,时间在1-2天左右,等到种子开始吸水膨胀的时候将其取出种植,这样能够对其起到催发的作用,能让种子更快的发芽 。
3.播种,10-15天出苗
我们在对鼠尾草进行播种繁殖之前,首先要在土壤当中施入适量的基肥,然后将种子均匀的播撒在土面上,之后在上面覆上1-2cm的土壤就可以浇水了,浇水时注意一次浇透,之后10-15天左右就可以出苗了 。
盆栽鼠尾草怎么养 盆栽鼠尾草如何养1、适应环境 。鼠尾草喜阳光充足或半阴环境 。较耐寒,一般可以忍受-15℃的低温 。
2、土壤要求 。养鼠尾草,一定要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为佳,这样的土壤有利于鼠尾草的生长 。
3、光照要求 。养鼠尾草的环境是需要有充足的光照,才会生长良好,一般日常养护中需要给与鼠尾草充足的光照,但是在夏季的时候需要适当遮阴,另外鼠尾草在幼苗期间需要加强光照以免徒长 。
4、浇水要求 。鼠尾草是比较喜欢干燥一点的环境,当然也不能过分干旱,如果鼠尾草的植株的缺水的时候,花友们需要及时浇水,如果遇到多雨的季节,则需要要及时排水,避免积水导致根部出问题 。
5、施肥要求 。鼠尾草在生长期间可以施一些稀薄的液肥,经常施一些富含生长元素的肥料,有利于鼠尾草植株的生长 。
6、摘心处理 。为了使鼠尾草生长良好,需要经常修剪摘心,促发新枝 。并且可以在鼠尾草开花后,夏季的8月末及时的修剪花枝,可以在秋季再次开花 。
7、病虫害防治 。鼠尾草比较常见的病虫害有白粉病,茎腐病,锈病和叶斑病,虫害主要是粉虱,介壳虫,蚜虫,红蜘蛛鼠尾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花卉百科 。
蓝花鼠尾草的功效和作用 蓝花鼠尾草的简介1、蓝花鼠尾在欧洲是非常古老的药用植物;又可广泛用于路边绿化、花坛和园林景点的美化,同时还是很好的蜜源,又可以作为佐料 。可用于盆栽花卉或制作香包,同时可用于提炼精油,具有退乳、抗风湿、抗痉挛、抗菌、抑汗、开胃、收敛、促进伤口结疤、浄化、利尿、通经、利肝、调升血压、补身等功效,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
2、蓝花鼠尾草鼠尾草原产于德克萨斯、墨西哥和欧洲南部,自西班牙到地中海北岸一带,有野生的分布 。中国主要分布于华东、湖北、广东及广西 。喜光照充足和湿润环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或土质深厚壤土,但一般土壤均可生长,耐旱性好,耐寒性较强,可耐-15℃的低温,怕炎热、干燥 。
鼠尾草怎么养殖,鼠尾草的功效与作用种子繁殖
鼠尾草一般在春季和初秋播种 。
播种前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将种子用50℃温水浸泡,待温度下降到30℃时,用清水冲洗几遍后,放于25~30℃恒温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 。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 。
由于鼠尾草种子小,宜浅播 。播后要覆盖薄土,并要经常洒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
扦插繁殖
在5~6月,选枝顶端不太嫩的顶梢,长5~8厘米,在茎节下位剪断,摘去基部2~3片叶,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 。
插后浇水,并覆盖塑料膜保湿,20~30天发出新根后适当的密度定植即可 。
田间管理
定植后应及时松土除草 。
干旱时应适当灌溉,雨后必须及时排水 。生长季节根据情况追肥2~3次,每次每亩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 。
在长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获后、冬冻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终霜后扒开土浇水,使萌芽生长 。华南地区不需覆盖也可安全越冬 。
食用
鼠尾草
叶片具有杀菌灭菌抗毒解毒、驱瘟除疫功效,可凉拌食用;茎叶和花可泡茶饮用,可清净体内油脂,帮助循环,养颜美容 。还可以作料食用,但不宜大量长期食用(因其含有崔柏酮,长期大量饮用会在体内产生毒素) 。
药用
【药用部分】花、叶
【性味归经】苦,微寒,无毒 。〔藏器曰〕平 。
【功能主治】鼠瘘寒热,下痢脓血不止 。白花者主白下,赤花者主赤下(《别录》) 。主疟疾水蛊(时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