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月份,蚜虫就会由于数量太多造成伤害,蚜虫多把卵留在树木的新芽处,发生后会导致树木枯黄 。对于蚜虫的预防,必须采取常年的防护,在冬季就把带卵的枝条剪掉并烧毁,还可以在发病初期喷施一定量杀虫药剂如:吡虫啉1000-1200倍液,尽量在产卵前灭绝虫卵,会得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
x0dx0a
6.尺蠖的发生及防治方法x0dx0a尺蠖是槐树的主要虫害,尺蠖形似小枝或叶柄,以叶为食,常严重伤害或损坏树木 。一般5月上中旬第一代幼虫开始孵化,6月中、下旬老熟化蛹,7月中、下旬到8月下旬成虫羽化产卵,7月下旬到9月上中旬第二代幼虫陆续孵化危害 。对尺蠖的防治则应抓住时间即幼龄幼虫期,可喷施90%敌百虫、80%敌敌畏1000~1500倍液,50%辛硫磷1000~2000倍液进行防治 。
常见森林病害有哪些?森林病害种类繁多,但经常造成严重损失的却为数有限 。据中国对主要造林树种病害种类调查的结果表明,属于这一类的病害不过百种左右,其中主要有:
1.幼苗猝倒病立枯病 。
是苗圃中威胁最大的病害,几乎见于所有苗圃和育苗温室,针、阔叶树种均可感染 。出土一个月之内的针叶树幼苗最易受害,未木质化的幼苗受侵袭后迅速倒伏,木质化的苗木根系腐烂,地上部枯死 。病原主要是丝核菌属、镰刀菌属和腐霉属的一些种 。寄主范围很广,对环境适应性强,能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不易根除 。前作为棉花、马铃薯、瓜类等农作物时,土壤中病菌积累多,苗木易发病;出苗期间多雨、灌水过多,苗床低洼、土壤粘重、排水不良时也能促其发病 。
2.松类疱锈病 。为害各种年龄的松树,以幼树受害最重 。病菌先侵染针叶,然后由针叶进入枝干,所以凡生针叶的枝干均可能发病 。
被害枝干的症状因病菌种类的不同而表现为肿瘤、梭形肿大或溃疡 。春、夏季病部皮层开裂,出现黄色疮状物,疮破后散出大量黄色粉末,即病菌赖以传播的孢子 。病原是真菌中的锈菌,约10余种,主要属柱锈属,其中以茶藨子柱锈菌和梭形疮锈菌为害最大 。
美国五针松、白山松、红松、糖松等五针松类对茶藨子柱锈菌高度感病,瑞士五针松、新疆五针松等抗病性较强 。五针松疱锈病流行于欧洲、北美和亚洲东北部地区,曾造成欧美大片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毁灭 。50年代以来日本有的地方用美国五针松营造的人工林因罹此病而失败 。
中国东北地区的红松幼林和南朝鲜的美国五针松人工林也因此病而受严重损害 。梭形疱锈菌为害两针松类,主要流行于美国南部的湿地松和火炬松林,被害幼苗多枯死,幼树主干受病后形成梭形肿瘤和溃疡斑,生长不良,且易风折 。柱锈属真菌都是转主寄生菌,没有中间寄主便不能完成其生活史 。
3.烂皮病 。
见于各种针、阔叶林,多由真菌引起 。被害枝、干的树皮局部变褐、发软,最后坏死、干裂或下陷,枝干被病斑环绕一周后枯死 。如林木抗病力增强,病斑外围可形成愈伤组织,限制病菌扩展 。板栗疫病是最严重的森林病害之一 。
病菌可能原产于亚洲,19世纪随引种亚洲栗类苗木而传入美国 。由于当地原产的美国板栗对此病极其敏感,造成病害大流行,损失惨重,至今未能恢复 。此病在欧洲造成的损害较美洲轻 。中国、日本和朝鲜的栗林中虽也有此病发生,但因所栽栗类具有较强抗性,受害很小 。
病菌主要通过细小伤口侵入,在枝干上引起典型的烂皮病斑,剥开病皮可见扇形菌丝片 。
4.枯萎病 。林木受病后,起初往往是日间呈萎蔫状,夜间因蒸腾量减少而暂时恢复 。
病害进一步发展则呈永久性枯萎 。旱、涝、真菌和细菌等各种因素都可引起 。真菌或细菌侵染维管束后,因机械堵塞作用使水分不能正常输入枝叶,或由于病菌分泌有毒物质使林木中毒而枯萎 。
榆荷兰病是最著名的林木枯萎病,因对此病的早期研究主要在荷兰而得名 。病害症状初现于树的嫩梢或嫩枝,叶片萎蔫,嫩枝枯死,并迅速蔓延至大枝 。全株1~2年内枯死,较小植株则可在感病后数周内即枯死 。病枝横断面的外层年轮上有许多黑点,排列成一个环圈,是此病症状的一个重要特征 。
病菌主要由大棘小蠹和榆波纹棘胫小蠹等昆虫传播 。此病自1918年在法国发现以来,先是流行于欧洲,30年代末传入北美,数十年内毁灭了大量的庭园树和行道树 。自1970年至1975年止,仅英格兰因病死亡的榆树即达1720万株以上 。
迄今中国尚未发现此病,是重要检疫对象 。
- 360全景影像常见故障有哪些
- 秋枫果实有什么作用
- 2022年国庆节热不热2022国庆节入秋了吗
- 箭牌智能马桶常见故障及维修方法
- 百慕大草坪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
- 树莓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 常见的红茶有哪些
- ok镜镜片有划痕怎么办
- 日本海棠秋天落叶吗
- 气割烧伤的应急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