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P是什么?( 二 )


将战略定义为一种模式 , 恰恰反映了战略的应对性 。企业长期的经营方式 , 决定了其对环境变化的应对模式 。3P:定位(Position)该定义从外部环境的角度来审视战略的意义 , 强调企业的开放性系统特征 。企业战略不能就企业谈企业 , 而应放在一个开放的背景下来考察 , 从中确立企业在其所处环境中的位置 。
更准确地说 , 是确立企业在市场、行业、产业中的位置 。企业战略涉及的领域很广 , 可以包括产品生产过程、顾客与市场、企业的社会责任与自我利益等任何经营活动及行为 。企业经营者在制定战略时应充分考虑其外部环境 , 尤其是行业竞争结构对企业行为和效益的影响 , 确定自己在行业中的现有地位 , 以及达到目标地位所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把战略看成一种定位 , 旨在通过正确地配置企业资源 , 形成有力的竞争优势 。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和1985年分别出版的著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 , 明确指出“战略就是创造独特的有价值的市场位置 。”这种观点被广泛认同 , 在战略管理各流派中居“占优”地位 。4P:观念(Perspective)战略作为一种观念 , 是为了强调战略的抽象性特征 。其实质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个性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 该影响涉及企业存在的目的、企业的社会形象、发展远景等多方面 。
依据这种定义 , 战略表达了企业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 , 体现了企业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组织中人们对周遭环境的看法 , 进而反映了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价值观念 。在对企业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进行分析后 , 企业战略决策者做出的主观判断就是战略 。因此 , 战略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 它存在于战略者的头脑之中 , 体现战略制定者的意志和观念 。
同时 , 这种观念又被整个企业集体共享 , 共同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行动 。战略作为一种观念 , 对战略制定者的要求颇高:当企业战略决策者的主观判断符合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实际情况时 , 所制定的战略就是正确的;反之 , 当其主观判断与现实环境不符时 , 或其价值取向发生重大偏差 , 企业战略就 是错误的 。同时 , 战略作为一种观念意味着 , 要超出企业战略制定者的观念去改变战略 , 将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 除非企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
5P:计谋(Ploy)战略作为计谋 , 旨在强调战略的竞争性特征 , 在这种意义下 , 战略直接针对竞争者而言 。计谋通指在特定竞争环境下指导行动的手段和策略 , 它具有动态性 , 即随着竞争格局的发展和变化 , 计谋也有着不同的方式 , 计谋的作用也因此而体现 。除了从上述五个方面认识战略外 , 战略的整体性、指导性、前瞻性、系统性、稳定性、综合性、层次性、动态性、全局性、反应性、风险性等诸多属性 , 亦值得深入分析 。对这些特性的深度探究 , 有助于对战略本质更全面、更充分的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