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两春是好兆头吗( 二 )


农村俗语“一年难逢两头春 , 百年难逢岁交春”啥意思?这句俗语的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 , 其说的是如果在一年中有两个立春 , 这样的年份是很难得的 。而如果大年初一和立春是在同一天 , 那这更是一百年都未必遇到一次 。
为什么有的年份会有两个立春呢?立春和大年初一同一天很罕见吗?我们都知道阳历是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 , 一个自然年的时间是365天 , 但是地球公转一年的实际时间是365.2422天 , 所以为了解决这个差异 , 就设置了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 , 即增加一个2月29日闺日 。而阴历则是依据月亮围绕地球一圈的时间作为一个月的 , 其中大月是30天 , 小月是29天 。但是其实际天数却是29.5306天 , 这样下来一年的天数是354天 , 要比阳历一年的时间少了11.2422天 , 所以古人为了使日期平衡 , 就想到了“置闺月”的方法 , 即在闰年会多一个月 , 也就是13个月了 。在民间比较广的一种说法是“十九年闰七月” , 意思是说一十九年中 , 就会有七个闰年 。现在估计很多人已经明白了 , 为什么一年中会有两个春了 。
这是因为立春一般是公历2月4日前后 , 这个时候正逢春节前后 , 所以有的年份是在春节前立春 , 有的年份是在春节后立春 。如果是春节前立春 , 那就在前一年会有两个立春了 , 即年初立春 , 年尾还有立春 。而有两个立春的就是双春年 , 其接下来的一年就会没有立春 , 称为无春年、寡妇年 。
其实它的概率是很高的 , 每19年有7个年头是“双春年” , 7个年头是“无春年” 。民间的说法是双春年的年景很好 , 所以才有了“一年难逢两个春” 。再来说一说“百年难逢岁交春” , 这个百年并不是实数 , 而是泛指要很多年才遇到一次 。
在古代的时候立春是非常重要的日子 , 从这一天之后就意味着春天就要到了 , 农民就要开始春耕、春种了 。而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 是非常喜庆的日子 。如果立春和大年初一重合了 , 那就是非常好的兆头 , 有着双春盈门的说法 。
那2019年是岁交春吗?农夫查看了一下日历 , 在接下来的这100年中 , 初一立春的是在2038年和2087年 。而2019年立春是在农历2018年大年三十 , 并不是大年初一立春哦!不过有些地方也认为 , 岁交春就是指大年三十和立春重合 , 这同样是多年难得一遇的日子 , 因此今年也会是一个好年 。
一年两个春好吗?两个立春在同一年也没有什么说法 , 属于正常自然现象 , 差不多没隔一两年就有一次 , 基本上民间通常称为冬脖子长 , 春脖子短 , 也就是说长冬转过年春天来得早 , 比如耕地、搞建筑等按阴历计算都比较早一些 , 但按阳历差别就小一点 , 不过冬暖还是春暖 , 冬寒还是春寒就比较明显的多 。双春其实只是阳历和阴历之间的“阴差阳错”造成的 。
阳历 , 是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制定的 , 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 , 算做365.24天 。一年12个月 , 这个“月” , 实际上与朔望月无关 。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 , 根据阳历的日期 , 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 。阴历是按月亮盈亏变化的规律制定的 , 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一月 , 一年为十二个历月的一种历法 。因为每月初一为新月 , 十五为圆月 , 易于辨识 , 使用方便 , 所以通常称这种历法为阴历 。
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 。中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 。是结合太阳和月亮运行的周期制定的 。
一年按太阳的运行分为二十四节气 , 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 。阴历与阳历相差约十一天 , 为了解决阴历和阳历的时间差问题 , 古人就以增设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 , 这样若干年中就会有一年是十三个月 , 所以每19年中就会有7年“双春” , 7年“无春” , 这完全是人为的节气和物候的调整 , 与婚丧嫁娶的吉祥与否并无联系 。俗语有云:双春兼闰月 , 结婚好时年 , 民间还有说法:两次立春有二度春的含义 , 不宜结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