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 。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 。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特殊的海域位置 。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等 。
(2)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 。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21.1水资源的定义狭义: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 。
广义: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物质,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 。1.2水资源的特性
1.资源的循环性
2.储量的有限性
3.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
4.利用的多样性
5.利、害的两重性1.3水资源的属性:1.自然属性,2可利用性3数量与质量的兼顾性4时变性2.1小循环——是指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又以降水形式落入海洋;或者由大陆表面(包括陆地水体表面、土面及植物叶面等)蒸发的水气,仍以降水形式落回陆地表面 。这种发生在局部范围内的水循环过程称为小循环大循环——则是由海洋表面蒸发的水汽,随气流带到大陆上空,形成降水落回地面,再通过径流(地表的及地下的)返回海洋的过程这种发生在海陆之间的循环过程称为大循环2.2更替周期是指在补给停止的条件下,各类水从水体中排干所需要的时间2.3全球上任一区域在一定时间内,进入的水量与输出水量之差等于该区域内的蓄水变化量,这一关系称为水量平衡 。2.4中国水资源面临主要问题
1.水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破坏严重
2.城市供水集中,供需矛盾尖锐
3.地下水过量开采,环境地质问题突出
4.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日益恶化
5.水资源开发利用缺乏统筹规划和有效管理2.5我国水资源特点及解决途径1.总量丰富,人均不足2.时空分布不均匀,资源组合不合理3.水土流失严重4.水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3.1水资源评价包括:(1)水资源数量评价(确定可利用的水资源的数量)(2)水资源质量评价(3)水资源利用评价及综合评价 。
原则: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评价、水量水质并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 。3.2多年平均条件下,水资源量的收支项主要为降水、蒸发和径流 。平衡条件下,收支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
降水、径流和蒸发是决定区域水资源状态的三要素 。三者之间的数量变比关系制约着区域水资源数量的多寡和可利用量 。水资源的特征: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补给的循环性:可再生;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水利水害双重性
1.世界水资源分布:①影响水资源分布的因素——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水循环的活跃程度②衡量水资源丰富程度的主要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水资源与人类社会:数量:影响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质量:影响地区经济活动的效益不同的生产力条件下,水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不同 。
古代(落后):沿河、沿湖发展近现代(发达):生存发展空间扩大合理利用水资源:(1)造成水资源紧缺的原因自然原因: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人为原因:数量---人口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增加;质量---水质污染(2)促进水资源的持续利用①开源措施:建立蓄水工程,修建跨流域的引水工程,合理开采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增雨;②节流措施:提高公民节水意识,改进工农业用水效率,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③农业节水:推广节水灌溉,推广耐旱农作物;④工业节水:合理布局减少污水排放量,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采用先进工艺至无水工艺;⑤城市节水:分质供水,推广节水型器具;⑥3R原则—— REDUCE、RECYCLE、REUSE(减污、循环、再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章节知识3山地的形成 背诵要点(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 山地有多种类型,如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它们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2 褶皱山(1).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单位?(2).褶曲的有哪两种基本形态?从形态上看各有什么特点?从岩层新老关系来看各有什么特点?(3).地形倒置指的是背斜成谷和向斜成山(4).背斜成谷的原因?(5).向斜成山的原因?(6).褶皱山的举例和判断?(7).板块构造学说中六大板块的名称?(8).表格“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板块相对移动方向.形成地貌.举 例.边界类型板块张裂.裂谷或海洋.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生长边界板块相撞.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撞.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岛弧、安第斯山、台湾山脉.消亡边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巨大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9).课本p74活动题3 断块山(1).断层的概念(2).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运动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如我国的?(3).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如我国的?(4).课本p75活动题4.火山(1).熔岩高原是如何形成的?举例?(2).火山是如何形成的?举例?(3).火山由哪两部分组成?(4).没有破坏的火山口形态是?有时积水形成?如我国?(5).破坏后的火山口什么形态?(6).火山锥上部坡度?下部坡度?5.地质构造包括哪几种类型?地貌形态包括哪几种类型?6.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028学案p2)(1).利用向斜找水,分析原因(2).利用背斜找油气,分析原因(3).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4).利用断层找水,分析原因(5).建筑工程,隧道应避开断层分析原因(6).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1 在山区,人们通常优先建造公路,其次是铁路,为什么?2 在山地地区,人们通常会把线路选址选在什么地带?3 为达到线路的的技术要求,在山地地区修建公路和铁路需要迂回前进,即,同样的直线距离,山地地区的线路弯曲程度和总长度要比相应的平原和丘陵?山地的形成 考点考点1: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1.褶皱和断层(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
- 冰岛地理位置
- 高中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 高中数学135分算优秀吗高中数学135分怎么样
- 3C数码不离眼,高中生黄斑病变视力仅剩0.5
- 高中生物考试有哪些解题技巧
- 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提纲
- 职高是什么
- 高中物理 电容器中间插入介质,指针怎么变化
- 高中借读生高考怎么办,应该在哪高考?
- 高中住校生必备物品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