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二 )


1、原料不同热轧主要以板坯来作为原料 , 经过加热之后 , 由粗轧机组以及精轧机组制作成钢 。
从精轧*轧机出来的热轧带钢通过层流冷却到设定温度 , 从卷取机到带钢轧辊 , 冷却后到带钢轧辊 , 根据用户要求经过不同的精轧线加工 , 成为钢板、平辊和纵向带钢产品 。冷轧以热轧钢卷为原料 , 酸洗后去除氧化皮后进行冷轧压 , 成品是轧硬卷 。由于连续冷变形引起的冷硬化 , 轧制的强度、硬度上升、韧性指标下降 , 冲压性能恶化 , 只能用于简单变形的零件 。滚动硬卷通常用于制作不需要弯曲或拉伸的产品 , 厚度在1.0以下的两边或四面弯曲产品 。
2、工序不同冷轧和热轧进行相比较的话 , 热轧就是在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轧制的;而冷轧是在结晶温度以下来进行轧制的 。3、外观及表面质量不同由于冷板是由热板在冷轧工艺后获得的 , 并且在冷轧的同时会进行一些表面精加工 , 所以冷板在表面质量 , 比如表面粗糙度上优于热板 。因此 , 如果对产品的涂层质量有很高的要求 , 如后期的涂装 , 一般选择冷板 。
此外 , 热板分为酸洗板和非酸洗板 。酸洗板的表面因酸洗而变成正常的金属色 , 但由于没有冷轧 , 表面没有冷板高 。非酸洗板表面通常有四氧化三铁的氧化层或乌层 。
一般来说 , 这就像是在火上烤 , 如果储存环境不好 , 一般会带点锈 。
热轧和冷轧是什么意思?最大区别在哪里?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文章插图
区别:1、冷轧成型钢允许截面出现局部屈曲 , 从而可以充分利用杆件屈曲后的承载力;而热轧型钢不允许截面发生局部屈曲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 , 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 。
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 , 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
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 , 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 。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 高强度也无了, 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 , 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 如钢管 , 也可用冷扎材 , 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 ,  热轧材最薄2MM厚,冷扎材最厚3MM 。扩展资料:热轧的优缺点:优点:可以破坏钢锭的铸造组织 , 细化钢材的晶粒 , 并消除显微组织的缺陷 , 从而使钢材组织密实 , 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
这种改善主要体现在沿轧制方向上 , 从而使钢材在一定程度上不再是各向同性体;浇注时形成的气泡、裂纹和疏松 , 也可在高温和压力作用下被焊合 。缺点:1.经过热轧之后 , 钢材内部的非金属夹杂物(主要是硫化物和氧化物 , 还有硅酸盐)被压成薄片 , 出现分层(夹层)现象 。分层使钢材沿厚度方向受拉的性能大大恶化 , 并且有可能在焊缝收缩时出现层间撕裂 。
焊缝收缩诱发的局部应变时常达到屈服点应变的数倍 , 比荷载引起的应变大得多;2.不均匀冷却造成的残余应力 。残余应力是在没有外力作用下内部自相平衡的应力 , 各种截面的热轧型钢都有这类残余应力 , 一般型钢截面尺寸越大 , 残余应力也越大 。残余应力虽然是自相平衡的 , 但对钢构件在外力作用下的性能还是有一定影响 。
如对变形、稳定性、抗疲劳等方面都可能产生不利的作用 。冷轧的优缺点:优点:成型速度快、产量高 , 且不损伤涂层 , 可以做成多种多样的截面形式 , 以适应使用条件的需要;冷轧可以使钢材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 , 从而提高了钢材的屈服点 。缺点:1.虽然成型过程中没有经过热态塑性压缩 , 但截面内仍然存在残余应力 , 对钢材整体和局部屈曲的特性必然产生影响;2.冷轧型钢样式一般为开口截面 , 使得截面的自由扭转刚度较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