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吃什么传统美食( 二 )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 。
其中七家茶是指立夏这天,以谷雨前的新茶,配之各色桃片、杏片、蚕豆、青梅、陈皮、红枣、橄榄、甘草、话梅等七样吃食烹茶 。立夏蛋:每逢立夏,人们都要吃煮鸡蛋或咸鸭蛋,一般用茶叶末或胡桃壳煮,蛋壳慢慢变红,满屋都香喷喷的 。金花菜:金花菜是一种长在田埂的野菜,金花菜买回后,只摘其嫩叶,嫩枝,去老叶、老枝,洗净后锅煸妙即成 。在起锅前,滴上几滴白酒,再翻几下即出锅,不仅色译碧绿生光,并且清香扑鼻,如果再滴少许蚝油其味更佳 。
立夏过后,温度可能逐渐攀升,人们难免烦躁上火,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所以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 。立夏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21、蛋立夏吃蛋,不仅能经受“疰夏”考验,还能带来生活圆满 。
立夏有吃蛋的习俗,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缺乏、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 。鸡蛋,性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 。2、立夏茶为迎接立夏,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 。
3、立夏羹立夏日吃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 。俗话说“吃了立夏羹,麻石踩成坑”,“立夏吃个团(音tuo),一脚跨过河” 。立夏前后常有大风出现,名“龙王暴” 。
立夏日发东风,俗以为有水灾,谚谓“立夏东风雨涟涟” 。立夏日打雷,日后必多雷雨,谚谓“雷打立夏,三天来一下” 。4、君踏菜宁波人立夏还有吃君踏菜的传统,君踏菜是立夏前后上市的一种时令蔬菜,据说吃了君踏菜后夏天不会生痱子,皮肤会像君踏一样光滑 。5、麦蚕立夏节,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
用立夏时青嫩的草头和入米粉,油煎成饼,叫做“摊粞”,为上海和浦东地区人民所喜食 。还把糖梅子、酒酿、咸蛋等作为当令食品,称为时鲜,取以尝口,称尝“三新” 。6、七家粥浙东农村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7、脚骨笋立夏吃“脚骨笋”,是宁波特有的习俗 。
并不是菜市场现在在卖的所有笋都能用来做“脚骨笋”的,最好是野山笋或者乌笋 。吃“脚骨笋”的重点在于形状,煮之前将笋拍扁,切成4厘米左右的一段,形同脚骨,吃了才能“脚骨健健过” 。8、立夏饭旧时立夏节,宁波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 。现在宁波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
9、面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 。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10、乌米饭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 。
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子不敢叮咬 。11、黑米饭糕黑米饭糕也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12、三鲜立夏尝三鲜又称为“立夏吃三鲜”或“立夏见三新” 。
三鲜一般又分为“地三鲜”、“树三鲜”和“水三鲜” 。地三鲜即蚕豆、苋菜、黄瓜(一说是苋菜、蚕豆、蒜苗) 。树三鲜有樱桃、枇杷、杏子(一说是青梅、杏子、樱桃) 。水三鲜即海螺、河豚、鲥鱼(一说是鲥鱼、鲳鱼、黄鱼) 。
立夏以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鸡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 。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及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 。立夏节气吃什么传统美食31、立夏饭旧时立夏时节,宁波一带的乡下用五种颜色的豆子加上粳米煮成五色饭,也称立夏饭 。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物资的丰富,南方很多家庭将五色豆子替换成豌豆、雷笋、蚕豆、苋菜、香菇丁、咸肉丁、胡萝卜等食材,寓意“五谷丰登”,颇具仪式感 。俗话说“千补万补,不如立夏一补”,吃立夏饭同时也寄语人们希望一年到头身体健康 。2、立夏蛋立夏吃蛋是江南一带的习俗 。这一天人们用茶叶或核桃壳煮成立夏蛋,民间认为立夏吃蛋能够强健身体 。